的肩膀,勉励道,“以你的天赋和勤奋,将来在数学领域,必定能有一番作为。”
离开常教授家时,夜色已深。九月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在脸上,格外清爽。月光如水银泻地,将燕南园的小路照得一片清辉。
阳光明走在静谧的小路上,脚步轻快。事情进展得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常教授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为他铺平了提前毕业的道路。
一旦毕业,分配工作,他就能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阳光明一边正常上课,一边开始有针对性地复习本科阶段的所有核心课程,为毕业考试做准备。
这对于他而言毫无难度,不过是走个过场。
常教授那边果然雷厉风行。没过几天,系里的领导就找阳光明谈了话,在确认了他本人的意愿并初步考察了他的知识储备后,正式同意了他提前参加毕业考试的申请。
一个专门为他组织的毕业考试委员会很快成立,常教授自然是其中的核心成员。
考试在一个周五的下午进行,地点设在系里的一间小会议室。
几位资深教授担任考官,涵盖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论等所有主要专业课。
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阳光明从容应对,下笔如有神,对答如流。他扎实无比的基础、清晰严谨的逻辑以及偶尔闪现的深刻见解,让在场的教授们频频点头。
最终,他以接近满分的优异成绩,毫无悬念地通过了所有科目的毕业考试。
与此同时,在常教授的大力推荐下,阳光明的那三篇论文——《关于算术级数中素数分布的若干问题》《一类典型群的自同构群》《多复变函数论中奇异积分的若干性质》——正式投递到了《数学学报》编辑部。
论文的质量本身就极具说服力,再加上常教授这位权威学者的强力推荐,审稿流程进行得异乎寻常的顺利。
两位匿名审稿人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论文创新性突出,论证严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编辑部很快做出了录用决定。考虑到三篇论文均出自一名尚未毕业的本科生之手,且质量都如此之高,这在《数学学报》的历史上也极为罕见,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为了慎重起见,也为了彰显公平和对人才的重视,北大数学系和《数学学报》编辑部联合决定,为阳光明举办一场小型的学术研讨会,同时也作为他本科毕业论文的答辩会。
研讨会暨答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