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那块悬挂在古朴门楣上、黑底金字的“同仁堂”招牌。
阳光下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透着一股历经百年风雨沉淀下来的厚重与庄严。
停好自行车,他站在店门外稍微平复了一下因骑车而略显急促的呼吸,整理了一下衣襟,这才迈步踏入了那扇散发着药材清香的门槛。
店内比想象中还要宽敞,光线从高大的窗户透进来,显得明亮而安静。
巨大的暗红色木制药柜几乎占据了一整面墙,无数个密密麻麻的小抽屉上,贴着工整的毛笔字药名标签。
几位头发花白或戴着套袖的老师傅,在长长的玻璃柜台后面默默地忙碌着,有的在用精致的戥子称药,有的在用铜杵臼研磨药粉,动作舒缓、沉稳,一丝不苟,神情专注而平和。
浓郁、复杂而醇厚的各种草药气息混合在一起,弥漫在店堂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种独特而令人心安的氛围。
阳光明没有急于开口,他目光扫视了一圈,选择走向一位刚刚接待完一位抓药大娘、此刻正空闲下来,拿着块软布仔细擦拭手中秤盘的老药师面前。
这位老师傅约莫六十岁年纪,头发梳得整齐,面容清癯,神态慈和。
他走上前,用带着些许冀省口音的普通话,语气恭敬地问道:“老师傅,您好。打扰您一下,请问咱们同仁堂,收购药材吗?”
老药师闻言抬起头,从老花镜的上方投来打量目光,见眼前是个学生气十足、衣着朴素的年轻人,态度倒也很是和气,放下手中的秤盘,回答道:
“收的。只要是政策允许、店里需要的正经药材,我们都收。小同志,你是想出售什么药材?”
“是我家里以前老人留下的一点天然牛黄。”
阳光明将声音稍稍压低了些,但确保对方能听清楚,“一直珍藏着的。听说咱们同仁堂信誉最好,价格也最公道,所以就冒昧拿过来,想请老师傅您给掌掌眼,看看能不能收。”
“天然牛黄?”老药师眼神微微一凝,原本略显松弛的神情立刻认真严肃起来,他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这东西现在可确实不多见了,尤其是好品相的。你带样品来了吗?按规定,我得先看看成色,才能决定能不能收,按什么价收。”
“带了,带了。”阳光明连忙应道,从肩上取下帆布挎包,打开内层夹袋,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个浅黄色的油纸包,放在光洁的玻璃柜台上,动作轻缓地一层层打开。
当最后一层油纸揭开,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