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牛黄。
七月六号,上午。
校园里比昨日更加空荡寂静。同宿舍的其他五名同学,都已经在昨天下午和今天一大早,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家的旅程。
原本略显拥挤的六人间,此刻只剩下他一人,床铺都空了,显得格外宽敞,也格外冷清。
他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领口和袖口都有些磨损的白色短袖衬衣,下身是一条深色的、膝盖处微微拱起的旧长裤,脚上穿着母亲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
这一身打扮,是这个时代最普通不过的学生模样,毫不引人注目。
他走到宿舍门后那块水银有些剥落、映像模糊不清的小方镜前,仔细整理了一下衣领。
镜中,映出一张年轻而英武硬朗的面容,眉眼间还带着些许未脱的稚气,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却沉淀着远超年龄的沉稳、冷静与洞察,那是历经世事后独有的神采。
他将意识沉入空间,小心翼翼地用事先准备好的浅黄色油纸,包裹了约三十几克金黄色的、块状或瓣状的天然牛黄。
为了更符合“家藏”的特征,他还特意将其中一小块轻轻敲下些许碎屑,让边缘看起来不那么齐整。
将油纸包稳妥地放入那个半旧的帆布包里,阳光明拉开宿舍门,走了出去。
夏日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炙烤着大地,空气仿佛都因高温而微微扭曲。路旁槐树的叶子蔫蔫地垂着,知了的叫声似乎也被热浪蒸得有些有气无力。
他推着借来的二手自行车,出了校门,翻身骑上,熟稔地穿行在京都的街道上。
六零年的京都,与他记忆中上一世长期生活的魔都相比,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街道更加宽阔、笔直,布局规整,有一种大开大合的气度。
但街上的机动车辆稀少得可怜,偶尔驶过的公交车、吉普车或卡车,都能引来行人的注目。
自行车是绝对的主流,如同潮水般,在专门的自行车道上流淌。
许多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被长期艰苦生活磨砺出的坚韧,以及些许营养不良造成的菜色。
街道两旁的墙壁上刷着的大幅标语和宣传画,色彩浓烈,线条刚硬,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无声地宣扬着这个时代的主题。
他按照记忆中的方位和路牌的指示,偶尔下车礼貌地询问一两位看似本地的行人,一路向着前门方向骑去。
大约一小时后,终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