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您看是否具有可行性。”阳光明语气谦逊。
“哦?你说说看。”贺振中立刻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明显的期待和兴趣。
他知道阳光明素来思路活络,往往能想出些出人意料的好点子。
“我这一百万美元结汇,用于个人消费的话,数额过大,不适合全部简单地转入我个人在银行的账户,然后由银行按照国家规定,强制结汇成人民币和侨汇券,躺在存折上。”阳光明首先明确出发点。
“正如您所分析的,强制结汇后,这笔钱就变成了庞大数额的人民币和一定数量的侨汇券。
侨汇券虽然能购买一些市面上紧俏的商品,比如进口家电、自行车、手表等,但选择范围终究有限,而且数量远远超出家庭正常需求。
而人民币本身,在国内能购买的东西,确实受到各种票证制度和物资供给计划的严格限制。
我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合理、合规地花掉这一百万美元结汇后产生的巨量人民币。
这不仅于国于家无益,对于我同样影响不好,我可能会因为持有过多现金而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
他冷静地分析着现状和潜在问题,然后话锋一转,提出了核心方案。
“您刚刚提出的,由市政府出面,或者由您分管的某个部门,专门协调银行,特事特办,设立一个特定的临时性的外汇接收账户或者资金通道,我觉得这个方案就很好。
然后,我可以先将这一百万美元中的大部分,比如八十万美元,直接从我海外账户,转入这个由市政府指定的特定账户。
这笔钱一旦进入这个账户,就算是由贺伯伯您亲自协调、主导,作为我们市吸引来的、实实在在的外汇收入,直接计入市里的创汇指标,完成了相应的外汇任务。
至于这笔外汇进入市里账户后,相关部门卖给我什么东西,我看不着急确定,后续可以慢慢研究、商讨。
就算这个买卖过程的时间拉长一点,比如几年时间,那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这八十万美元的宝贵外汇资金,第一时间到位了,可以直接用于国家建设。
而剩下的二十万美元,则按照正常程序,转入我的个人银行账户,进行常规的结汇操作。
这部分换成的人民币和侨汇券,数额依然不小,但用于我个人和家庭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日常生活开销、子女教育、应急储备等,已经是绰绰有余,甚至可以说相当宽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