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皮质沙发上坐下。
贺振中没有叫保姆,而是亲自拿起茶几上的紫砂茶壶和一旁的茶叶罐,手法熟练地泡了两杯茶,将其中一杯碧绿清透的茶汤,推到阳光明面前。
“尝尝,这还是你上次送给我的狮峰龙井,还剩最后一点,我一直没舍得喝。”贺振中说道,语气随意、亲近,仿佛回到了纯粹的长辈角色。
阳光明端起那白瓷茶杯,一股清雅高扬的豆栗香扑鼻而来,茶汤清澈碧绿,芽叶舒展。
他轻轻吹开浮叶,啜了一口,醇厚的滋味在口中化开,赞道:“还是国内的茶叶好,终于又喝到这一口了。”
贺振中也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品味了片刻,才放下茶杯,目光重新落在阳光明脸上,“这次回来,除了探亲,看看父母妻儿,应该还有别的事吧?在那边……学习、生活,一切都顺利吗?”
他的问题看似随意,如同寻常长辈的关心,但阳光明知道,这绝非简单的寒暄,其中蕴含着对他在海外状况、与组织联系情况乃至未来动向的深层关切。
阳光明清楚,与贺振中这样阅历丰富、位高权重且思维缜密的聪明人打交道,坦诚和把握分寸是最好的策略。
他在海外获得巨额收入以及注册公司的事情,虽然需要对大众严格保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关注,但对贺振中这个级别、关系密切且后续可能还需要其提供关键帮助的人,没有必要,也无法完全隐瞒。
而且,这些事情,组织上已有明确结论和记录,面对贺振中这个级别的人,完全可以正大光明、有选择性地提及。
他沉吟了一下,在脑中快速组织着语言,决定坦诚布公,但只涉及已获组织认可的核心事实。
然后,他开始用一种清晰、平实而又不失重点的语气,娓娓道来。
他先从在斯坦福的学习谈起,提到在完成繁重学业之余,如何利用几乎所有课余时间,沉浸在实验室和图书馆,结合所学的尖端知识,进行一些“不务正业”的发明创造和技术构想,并陆续申请了多项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专利。
他刻意淡化了这些技术的前瞻性和复杂性,只强调是“一些小小的改进和创新”。
接着,他谈到后来如何机缘巧合,通过学校技术转化办公室的渠道,接触到一些美国本土的知识产权投资公司。
经过多轮复杂的谈判和评估,在售出第一项专利之后,最终将累计二十九项涵盖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打包出售给了一家颇具实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