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会擅自挪用一分一厘。
无论组织最终做出何种决定,我都将毫无条件地坚决服从、严格执行。”
他的表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无可挑剔。
刘参赞看着他年轻而坚毅的面庞,满意地点了点头,脸色彻底缓和下来,甚至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
“好!好!光明同志,你能有这样高的政治觉悟和纪律性,我和组织上就放心了。
你先安心回去,继续你的学业和研究,不要因此背任何思想包袱,也不要对外界过多谈论此事。
有了任何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过安全渠道通知你。”
“那我等您的消息。”阳光明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了办公室。
走出联络处那栋略显陈旧的小楼,旧金山午后明媚而温暖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在他身上,带来一股暖洋洋的舒适感。
阳光明站在街边,缓缓地舒出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些。
这关键的一步,总算是按照预想迈出去了,而且迈得还算平稳。
主动汇报,坦诚情况,表明态度,将最终的决定权毫无保留地上交组织,这是目前这种复杂局面下,最符合他身份、也是最稳妥、最正确的做法。
他相信,基于他对国家政策动向的理解和判断,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会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发展。
但这个过程,这个态度,必须毫无瑕疵,必须表现出百分之百的坦诚与服从。
接下来的日子,阳光明努力让自己恢复了往常那种规律而平静的节奏,仿佛那一百六十万美元的插曲从未发生过,那只是一种幻觉。
他照常准时前往霍夫曼教授的研究小组参加学术研讨会,积极参与讨论;他依然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图书馆那浩瀚的书海中,查阅文献,梳理思路;他稳步推进着自己博士论文的选题和前期研究工作。
偶尔,他会与拉尔森律师通个电话,了解其余专利的商业推广进展,但心态已然更加平和。
他也依然会与王汝州、李思翰小聚,交流学术上的心得,分享生活中的趣事,绝口不提那笔巨款。
等待的时间,比他最初预想的要稍微长一些。
半个月后,一个平静的下午,他才再次接到了联络处办公室打来的电话,通知他刘参赞要见他,语气平静,听不出任何端倪。
这次来到联络处,他直接被工作人员请进了刘参赞的办公室,没有任何等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