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人缘没得说!”
孙德贵也点头附和,语气十分肯定:“元军这话没错。罗兴邦家是县里的,父母都是干部,家庭没得挑。
他本人呢,之前在咱们屯插队,表现那是相当好,吃苦耐劳,从不耍滑头。
上个月,赶上县里招工,回了县里木材厂当工人,端上了铁饭碗,现在是正式学徒工,前途好着呢!”
他顿了顿,继续为罗兴邦说好话:“他对香梅老师,那是真心实意的好!隔三差五就从县里跑回来,帮香梅挑水、劈柴、修修补补。
咱们屯子里的人都说,香梅老师这是找了个知冷知热的好对象!”
王元军抢着补充:“最重要的是,兴邦家里对香梅也满意得很!早就放出话来了,只要两人定了,立马就想办法托人走关系,把香梅也弄到县里去工作!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要是真成了,香梅就能脱离农村,吃上商品粮了!这福气,多少知青盼都盼不来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罗兴邦及其家庭夸得天花乱坠,言语间充满了对这桩婚事的认可和促成之意。
阳光明安静地听着,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不时点点头,却并不急于表态。
等两人说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听二位领导这么一说,这个罗兴邦听起来确实不错。我二姐一个人在这边,能有个可靠的人照顾,我们家里人也确实能放心不少。”
孙德贵和王元军闻言,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觉得阳光明似乎被说动了。
然而,阳光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谨慎起来:“不过,婚姻大事,毕竟关系到二姐一辈子的幸福。
有些具体的事情,我还是想当面和罗兴邦同志,甚至他家里人,仔细了解一下才稳妥。
比如,他家里打算怎么运作我二姐回城工作的事?具体有什么门路?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这些都得落到实处才行。”
他看向孙德贵,态度诚恳地请求道:“孙支书,您是屯里的老领导,德高望重。能不能麻烦您,帮忙找人给罗兴邦捎个信,让他尽快回屯里一趟?我想和他当面谈谈。
由您找人传话,肯定比我二姐自己去说要方便,也更正式些。”
孙德贵一听,立刻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这是应该的!娘家人来了,姑爷肯定得来见见!这事包在我身上!”
他扭头就对窗外喊:“小石头!小石头!又跑哪去了?”
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孙子又跑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