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何遗漏、歧义或表述不清的地方,这才小心翼翼地将信纸仔细迭好,装入准备好的信封里,端端正正地写好地址姓名,贴上足够的邮票。
第二天一早,上班路过邮局时,他就将这封薄薄的信,郑重地投进了邮筒那深绿色的投递口里。
寄出信后,便是耐心的等待。
阳光明很清楚,这个年代的信件往来需要时间,尤其是在魔都与苏北农村之间,路途遥远,邮路辗转,一来一回,恐怕至少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他按捺住心中的期待与些许焦虑,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年底繁忙不堪的工作中。
财务科科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年底更是各种报表编制、年终总结、来年预算的关键时期,任务繁重,时间紧迫。
他刚刚接手科里的全面工作不久,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自过问、熟悉流程、把握关键,丝毫不敢有所懈怠。忙碌,成了冲淡等待的最好方式。
日子在伏案工作、开会讨论、审核报表中,一天天过去,平静而充实。
就在阳光明几乎要忘记时间流逝的时候,大约在他寄出信件的十天之后,贺振中此前曾提及的“优秀青年干部”评选活动,果然如同他预料的那般,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本仅限于市里各主要机关、局委内部的评选范围,在后续下达的补充通知中,出现了松动和调整的迹象。原本不在评选范围内的工厂干部,也纳入到了评选范围之内。
厂党委办公室接到了上级发来的新通知,要求各基层单位广泛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干部人选,并强调了此次评选的代表性和先进性。
通知的措辞虽然依旧原则性强,语焉不详,但嗅觉敏锐的人,尤其是厂里的领导们,还是能从中感觉到,这次评选的覆盖范围、重视程度和最终可能带来的影响,似乎提升和扩大了不少,含金量显然增加了。
红星厂党委对此高度重视,田书记特意召集了组织科、宣传科、厂办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会,专门研究部署推荐人选工作。
阳光明作为厂里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工作成绩突出,有目共睹,尤其是在近期配合赵国栋厂长推进技改方案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专业能力和协调能力,加上年龄、资历都完美符合“青年干部”的硬性标准,政治背景清白,自然成为了厂里重点考虑和推荐的对象之一。
经过厂党委会几轮严肃而认真的讨论和研究,最终确定了上报的推荐名单,阳光明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