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阳光辉在东方厂干了大半辈子,从车间工人到小组长,认识的三教九流确实不少。
阳光明这个有点“对缝”味道的主意,还真被他们办成了。
阳光辉在食堂打饭时,留意到一个叫东子的小伙子。
东子是顶替他妈退休的班进来的,二十出头,身板结实,干活手脚麻利,偏偏被分在食堂后厨,整天跟土豆白菜、油腻碗碟打交道。
小伙子心里憋屈得不行,做梦都想下车间摸摸那些轰鸣的机器,学点真技术,也像那些老师傅一样受人尊敬。
阳光辉瞅准机会,在食堂后门递了根“飞马”烟给东子,两人就着烟味聊开了。
阳光辉没绕弯子,直接说了自家的情况和想法。
东子一听能换去车间,眼睛瞬间亮了,激动得差点把烟头掉地上:
“辉哥!真的?能去车间?嗨!啥钱不钱的!能去就行!
食堂这活儿,真他娘的……不是爷们干的,憋屈死我了!
我乐意换!
明天,不,下午我就去找我们班长说去!”
事情顺利得让阳光明都感到意外,东子连提都没提补偿的事,一门心思只想逃离食堂。
就这样,李桂花顺理成章地顶了东子食堂帮厨的缺。
食堂的活儿琐碎,洗不完的菜,刷不完的碗,大灶上油烟也重,夏天更是闷热难当。
但好处是,不用三班倒,上下班时间相对固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体力消耗比起车间里搬铁疙瘩、守机床,简直是天壤之别。
对拖家带口的李桂花来说,这已经是意外之喜,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
如何偿还唐建宏这份人情,阳光明着实费了一番思量。
这份人情,分量不轻。
能把香兰运作进工会那个新设的、清闲又有发展前景的协调小组,没点过硬的关系和手腕根本办不到。
但细究起来,似乎也没重到无可估量。
毕竟香兰顶班进厂已是既定事实,唐建宏只是帮她争取到了一个更好的岗位。
这份人情,还不足以让他动用随身冰箱里那些珍贵的犀角、牛黄之类的药材去酬谢——那分量太重了,反而显得刻意生分,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猜忌和麻烦。
权衡之后,阳光明选在了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再次登门拜访唐家。
他挎着那个半旧的军绿色帆布包,里面装着两筒顶级“明前龙井”,两瓶澄澈透亮的花生油,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