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登上《工人日报》!
题目是——《浆纱槽边的‘算盘精’——记老工人孙富贵的节约经》!
孙富贵同志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的主人翁精神,是我厂全体职工学习的榜样!再次向阳光明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准备车间浆纱工序,顿时像炸开了锅。
巨大的浆纱槽蒸腾着湿热的水汽,空气里弥漫着淀粉浆料特有的气味。
“孙老抠!孙老抠上报了!”
“快听听!讲你节约浆料,为国家省钞票!”
“‘算盘精’!哈哈,这个绰号上报了,你要出名了!全国都晓得你会精打细算了!”
工友们围着正拿着小本子记录温度、显得有些窘迫却又掩饰不住得意的孙富贵,七嘴八舌地调侃着。
孙富贵搓着手,嘿嘿笑着,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齿:
“省下来就是赚的嘛,我们家里从小就这样教的……”
广播里提到他那个“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败家”的口头禅时,整个工序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孙富贵自己也忍不住咧开了嘴,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他感觉自己那些“抠门”的习惯,那些被人偶尔笑话的“斤斤计较”,第一次得到了如此郑重的、来自国家层面的认可。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算盘珠子,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些。
九月二十日。
广播声带着前所未有的激昂,几乎是在呐喊:
“全厂职工同志们!捷报再传!三连喜报!
阳光明同志的文章连续第三天登上《工人日报》!
题目是——《布机‘弄堂’里的‘穿花手’——记挡车女工赵金凤的万米无疵布》!
赵金凤同志眼明手快、精益求精的操作技艺,展现了我厂纺织女工‘半边天’的飒爽英姿和高度责任感!
让我们向赵金凤同志致敬!向阳光明同志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布机车间的轰鸣声似乎都小了几分。
数百台布机齐声怒吼,穿梭的梭子犹如闪电。
正在飞速运转的机台间像穿花蝴蝶般巡行、目光如炬的赵金凤,听到广播里自己的名字和那“穿花手”的称号,脚步猛地一顿,脸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像抹了胭脂。
周围的姐妹立刻短暂的地丢下手头的活计,兴奋地围了上来。
“金凤姐!你上报了!‘穿花手’!名字好听得唻!”
“万米无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