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连着小小的灶披间,角落里盘着一个煤球炉。
灶披间一侧是狭窄陡直的木楼梯,通向二楼。
二楼的前楼,面积稍大,是冯向红和林见月的卧室。
此外,还有一个小小的亭子间和一个小小的晒台。
整个空间紧凑但功能齐全,只有两个姑娘居住,显得颇为宽敞自在。
“地方大,收拾得老清爽,比书楠那个亭子间舒服太多了!”谢飞扬评价道。
“主要是就我们两个人,东西少。”冯向红笑着说,“亭子间堆了点杂物,晒台可以晾衣服,夏天晚上,上去乘乘风凉,也蛮好。”
阳光明安静地观察着,客堂间靠墙的五斗橱上,安静地躺着一把擦得锃亮的口琴,吸引了他的目光。
简单参观完毕,看看时间,已临近中午。
冯向红拍了拍手:“好了,革命参观结束!接下来是劳动时间!目标——包馄饨,做午饭!”
四人进入灶披间,围着方桌开始忙碌。这里空间狭小,四个人挤进来几乎转不开身。
冯向红拿出准备好的馄饨皮和拌好的鲜肉馅。然而,除了阳光明,其他三人的厨艺显然都处于“初级阶段”。
谢飞扬拿起一张馄饨皮,笨拙地舀了一大勺馅放上去,试图捏拢,结果馅料从四面八方挤出来,弄得满手油腻,馄饨也成了个四不像的“开口笑”。
冯向红也好不到哪里去,要么馅放得太少,包出来干瘪瘪,要么用力过猛,把皮扯破。
林见月则显得格外小心翼翼,每个动作都慢半拍,捏出来的馄饨形状倒是勉强过关,就是速度堪比蜗牛,小巧的鼻尖都急出了细汗。
阳光明看着这“惨不忍睹”的局面,忍不住笑了。
他洗了手,拿起一张混沌皮做示范:
“皮子摊平,馅放中间,不要贪多。
手指蘸点水抹在皮子边缘,这样好粘合。对折,捏紧中间,然后两边角向中间折,轻轻一捏就好。
喏,像这样。”
他手指翻飞,动作利落流畅,一个饱满挺括、形似元宝的馄饨,便稳稳立在掌心。
“哇!光明同志,你这手艺可以啊!”冯向红惊叹。
“老练!一看就是练家子!”谢飞扬也服气。
林见月更是看得目不转睛,清澈的眼眸里充满了敬佩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专注?
她学着阳光明的样子,放馅、蘸水、对折、捏角,虽然依旧慢,但捏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