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便立即脱离了刷新规则。
它不再消失,也不会再被新物品替代,成了他真正“拥有”并可长期保存的东西。
3.替换即终止。
如果他用从外界带入的物品,或者冰箱内其他位置的物品,占据了某个原本刷新“原生”物品的固定位置,那么,这个位置的刷新功能便暂时终止。
该位置只能作为储物格使用,在恢复原状或空置之前,不再刷新任何东西。
4.空间收纳。
现实中的物品,只要体积不超过冰箱空间的容纳极限,且被他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触碰到,便能凭意念瞬间将其收入这个冰箱空间内。
取出时,只需意念锁定空间内目标物品,即可将其取出放到身周一米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5.隔空投放。
他不仅能存取物品,更能用意念精确控制空间内物品的“出现”位置!
只要目标地点在他身体周围一米范围内,无论该地点是否封闭——锁着的抽屉、关着的挎包、甚至密封的铁皮盒子——他都能让空间内的物品凭空出现在其中!
如同魔法般穿透了物理阻隔。
这为他提供了近乎“神不知鬼不觉”的栽赃嫁祸能力。
这能力并非毁天灭地,但它所带来的隐秘便利,堪称神奇。
此刻,借助这金手指,利用这次“搜查”,报复李卫东,在技术上易如反掌。
他只需准备一份足够“敏感”、足够致命的“赃物”——比如一份被严厉批判、明令禁止流传和收藏的“反面资料”。
事先将其稳妥地收入冰箱空间,待到搜查开始前,或者在搜查即将开始、李卫东毫无防备、众目睽睽之下,他只需靠近李卫东一米之内,意念微动,便能让那份足以致命的“罪证”,凭空出现在李卫东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挎包最深处!
整个过程无声无息,无影无形,无迹可寻。
只要那份资料在李卫东的包里被搜出来,性质就彻底变了。
在这个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年代,“私藏反面资料”的罪名,其严重性远非“偷拿几张稿纸、几瓶墨水”可以比拟。
它直指思想立场,是足以摧毁一个人政治生命甚至人身自由的重罪。
轻则开除公职、带走劳动,重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卫东纵有百口也莫辩,跳进黄浦江也洗不清。
这手段,确实狠辣至极!
阳光明并非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