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位握有实权的厂领导心中,初步赢得了“能写、能扛事”的评价。
那份最初的、源于一篇发言稿的认可,正在看不见的角落悄然发酵,酝酿着,转化成为一种更牢固、更具分量的信任基础。
办公室的角落里,李卫东依旧沉默得如同一块磐石。
他把自己更深地埋进那些堆积如山的劳保用品报表构筑的数字迷宫里,仿佛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能吞噬掉所有的声音和光线。
他周身那股挥之不去的阴郁气息,几乎凝固成了实体,沉甸甸地压在那一方小小的空间里。
阳光明每一次从韩鸣谦手中接过新任务时,李卫东低垂的头颅似乎会埋得更深一分;
每一次听到韩鸣谦那声平淡却有力的“没问题”反馈时,李卫东握着铅笔的手指总会不自觉地收紧,指节泛白。
那些无形的讯号,如同尖锐的芒刺,反复扎刺着他早已千疮百孔的自尊心。
他偶尔会抬起头,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阳光明专注的侧脸,扫过那迭在他桌上日渐增厚、象征着认可的文件堆。
眼神里翻滚着复杂难辨的情绪——有嫉妒,有不甘,有失落。
最终都化为更深的沉寂,沉入眼底那片望不见底的幽潭。
只有张玉芹手中那对竹针,依旧哒哒哒地响着,声音轻快而富有节奏,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纺织娘,顽强地编织着生活里那点温暖的色彩,与办公室里的微妙气氛,形成一种奇异的共存。
星期六的中午,厂区的喧嚣比平日提前沉寂了不少。
机器轰鸣的尾音消散在空气中,只剩下一些零星的脚步声和自行车铃声在空旷处回荡。
阳光明在厂食堂简单地扒拉了几口饭菜,便回到办公室。
他打算利用这段难得的午休时光,把手头这份安全生产条例草案的最后部分收个漂亮的尾。
“笃笃笃……”虚掩的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声音不大,却在这安静的时刻显得格外清晰。
阳光明从稿纸上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到门口站着一张熟悉的脸——邬宏涛。他脸上带着点局促和风尘仆仆的痕迹。
“宏涛?”阳光明放下笔,脸上立刻绽开真诚的笑容,带着一丝惊喜,“你怎么来了?快进来!”他站起身,热情地迎过去。
邬宏涛身上还是那套洗得有些发白的蓝布工装,但袖口和领口明显浆洗得格外挺括,显然是特意收拾过才来的。
他走进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