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点蛛丝马迹,戴宾采风归来后没几天,在创作中加入了新情节,描述不多,其中有物流公司。
我觉得如果戴宾遇到了什么事,应该来自某物流公司。”
闻言,童峰想了想,开口:“肖雨萱说,和戴宾采风的时候会去工厂之类的地方,没提物流公司,难道戴宾自己去过?”
韩凌:“也许吧,近两年全国物流公司数量极多,已经达到了注册高峰期,青昌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半岛物流重点区域,物流业发展也很快。
我查了,每年得有几百家注册,总数大大小小达到了七千家。”
“这么多?”说话的是孙玉杰,“我也是服,七千家物流公司不会饱和吗?能赚到钱?”
韩凌道:“已经接近了饱和状态,后续的竞争会加剧,估计要开始倒闭了。
僧多粥少,大部分公司规模小、资产少、利润低,斗不过那些大公司的,早晚淘汰。”
孙玉杰了然:“那才合理,我说呢,怎么能有七千家物流公司。”
韩凌:“正因为公司多,管理混乱,不排除有人借着物流公司的名头,暗地里干着违法犯罪的买卖,要是挨个查的话,肯定能查出东西。”
孙玉杰:“走私?”
韩凌:“算是其中一种可能。”
此时杨芮开口:“无缘无故的,分局不可能去排查物流公司,这里面牵扯的事情很多,邮政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两个地方绕不过去。
还有青昌海关,他们负责监管物流进出口,和咱们没啥关系。”
韩凌没说话。
他只是空闲的时候看看戴宾的分析可能,没真的想去查。
漫无目的的查,毫无意义。
未来如果碰到类似的案子,也许能关联起来,算是给戴宾一案画上完美的句号。
他没有强迫症,这件事看运气,看缘分。
午饭结束四人刚要走,分局政治处的同事来了,一眼看到餐厅的韩凌后,加快了脚步。
“韩凌,你的三等功和一等功下来了!”
声音没有压低,整个餐厅的警察和工作人员都听到了,齐齐转头看了过来,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三等功和……一等功?!
魏家庄村的案子大家都有所耳闻,判断省厅很有可能授予韩凌个人一等功的荣誉,等了这么多天,没想到真的有了结果。
不是二等功,是一等功!
个人一等功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