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是洪武十五年,四月中旬,正值盛春时节。
辽军兵败如山倒,一路节节败退,顾廷烨带兵疾进,锐不可当,短短数日便已连破三城。
同时,赵晗下令,大军进城后严禁烧杀抢掠,滋扰百姓,凡有擅闯民宅,强取民物者。
无论官阶高低,一律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另传令各州府,即刻搭棚施粥,赈济各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以安民心。
对于奋起反抗的燕云百姓,需先辨明缘由再行处置。
若是受辽军残部蛊惑,被迫参与反抗者,缴械后既往不咎,可照常领取赈济粮米。
汴京城内,贺家老太太病逝。
自她带着贺弘文从白石潭老宅迁居至京城后便广结善缘,经她手调理好身体的官眷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一时间,往来登门吊唁者络绎不绝。
远在雄州的贺弘文得知消息后甚为痛心。
只得在营帐中对着汴京方向遥遥跪拜,含泪写下一封家书,嘱咐两位伯父和妻子崔氏好生操办祖母的丧事。
魏国公府,寿安堂内,烛火摇曳。
盛老太太捧着一盏热茶,眸光微沉,神情恹恹。
贺家老太太本姓张,娘家是金陵声名远扬的医药世家,二人算得上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闺中密友。
各自出嫁后,往来虽减少,但交情从未变过。
“生老病死乃世间常态,谁也躲不过去,母亲莫要太过悲伤,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才是要紧事。”
“近来北边捷报连连,以儿子来看,战事最晚到年底便可平息。”
盛纮端坐在一侧圈椅上,轻捋着胡须,暗自思忖着等盛长柏归来后,多半能得个从三品吏部侍郎的位置。
而他早已年过半百,本朝规定,文官年满七十便可致仕,告老归乡,但并非绝对。
许多官员根本熬不到七十岁就因病离世,还些官员为避开党派纷争,借着小病上奏疏想要提前致仕。
更有些深得官家倚重,且身体康健的老臣,即便年过七十,不仅不用致仕,还会被委以重任,用来平衡朝中势力。
在他看来,盛长柏紫袍加身之际,自己或许就能上奏请辞,在家中读读书,练练字,安安稳稳的享几年清福。
毕竟能像家中老太太这般年近八旬依旧精神矍铄,实属少见。
盛老太太搁下茶盏,温声道:“燕云十六州能够光复,是普天同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