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太太商议一番后,二人一致认为,
唯有他退一步,盛家才能长久安稳,长柏的路也可走得更稳,更能让赵晗对盛家放心。
对于盛纮的话,赵晗并不惊讶,以他的性子,迟早有这一天。
盛纮处事圆滑,面面俱到,擅长平衡协调。
他自己的为官之道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稳致仕,福泽家族。
因此,盛纮最适合干些操办典仪祭祀,与文官清流,宗室勋贵们打交道的事情。
像推行新政,改革旧制等得罪人的事宜,若交到他手中,很快就能变成一滩稀泥。
暗暗权衡片刻后,赵晗温声道:“既如此,朕也不好太过为难盛爱卿,太常寺少卿一职,不知盛爱卿可能胜任?”
盛纮闻言,当即抬眸看着赵晗。
太常寺掌宗庙祭祀、礼乐等事务。
少卿为正四品,负责助助太常寺卿处理太常寺的大小事务,品级不低,实权有限。
只要按规矩办事,就很难犯下大错。
“谢官家厚爱,臣能够胜任。”盛纮深深一揖,原本有些紧张僵硬的肩膀顿时松弛了下来。
赵晗见状,眼下闪过一抹不着痕迹的笑意。
“盛爱卿不必拘束,太常寺虽不似兵部事务繁杂,却也关系着朝堂礼制,不可懈怠。”
“臣遵旨!”盛纮神色郑重的开口应道。
赵晗又问:“家中老太太身体可还康健?”
“劳官家记挂,家母一切都好。”
待离开文华殿,盛纮脚步轻快,忙不迭回府将此事告知盛老太太。
庆云小心翼翼的捧着一盏热茶而来,低声道:“盛大人倒还真是晓得进退。”
赵晗接过热茶,微微一笑,“盛纮虽不是治世能臣,但却是个聪明人。”
——
与此同时,钱塘县,暖风融融,花香萦绕。
身着碧青色襦裙,身形略显稚嫩,但眉眼描画的尤为精致的宋引章一路小跑来到赵氏茶坊。
她坐在靠窗的木桌上,端起茶水一饮而尽,接着,握住赵盼儿的手,柳眉微蹙,抬眸紧盯着她。
赵盼儿满眼好奇道:“引章,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盼儿姐,出大事了!”
“引章,出什么大事了?你倒是快说呀!”孙三娘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忍不住催促道。
在赵盼儿担忧的目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