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传授,更不必手软。”
顾廷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挺直胸膛道:“好,臣绝不藏着掖着!”
“只是大皇子若不小心磕着碰着,官家可别心疼,跑来把臣给教训一顿。”
“放心吧,朕绝不心疼!”赵晗朗声一笑。
不多时,几名相貌出众,身段姣好,身着水袖舞衣的舞姬款款步入殿内。
屈膝一礼后,在乐工的琵琶声中旋身起舞,为今晚的御宴助兴。
徐平远看向正在弹奏琵琶的乐工,手指跟着旋律在案上扣动着。
待一曲结束,他啧啧两声后,摇了摇头。
“怎么,莫非这首曲子不合你的心意?”赵晗放下手中的杯盏,嘴角带着笑意。
徐平远恭谨道:“禀官家,并非不合心意。”
“只是臣日前在钱塘乐营听过一名乐工弹奏的琵琶,那叫一个出神入化,余音绕梁。”
“尤其是那首凉州大遍,弦音刚劲,不失风骨,臣至今都回味十足啊!”
顾廷烨饶有兴致看向他,“我只知江南乐工,大都擅长弹奏些柔婉的曲调,没想到钱塘竟有如此人物。”
“是啊,我也没想到。”
“而且那名乐工去岁刚开始登台献艺,眼下已是钱塘炙手可热的人物。”
“就是整个人江南地界,只怕也没有能越过她的乐伎。”
乐营中的乐工们大都在十三岁左右开始登台献艺。
徐平远妻子董氏是钱塘人氏,他如今更是朝廷四品官,抵达钱塘,知县设宴接待时自少不了传她们前来助兴。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本事,放在乐营里似乎有些埋没了。”顾廷烨说话间,笑眯眯的看向赵晗。
乐营是地方州府所设,服务于地方官员的宴饮应酬与附近的豪绅商贾的私宴。
而教坊司隶属礼部,负责宫廷庆典、祭祀、宴会等场合的乐舞演出。
教坊司的乐工一部分是世袭,另一部分则是从各地的乐营中选拔而来。
需居住在京城,由朝廷供养,不得随意离开。
赵晗眸光微沉,随即笑道:“凉州大遍是首好曲子,能弹奏好的更是屈指可数,偏居一隅确实有些可惜,就让此人来教坊司吧。”
“是,奴婢这就遣人传旨于钱塘。”庆云躬身应道。
顾廷烨顿时眉开眼笑,他混迹秦楼楚馆多年,凉州大遍这首曲子已经听过不止一次。
但真正能弹奏出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