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贡院内。
盛长枫、齐衡等人寻到号舍安置好后,伴随着一道锣鼓声,考官开始放题。
第一道依旧是经义题:论《春秋·公羊传》:王者无外。
齐衡端坐在案前,口中念念有词,打好腹稿后,埋头奋笔疾书。
在申阁老的费心指点下,他的文章已经抛开往日浮华的辞藻,愈发沉稳严谨。
顾千帆神色从容的提笔蘸墨,苍劲有力的一行小字跃然纸上。
他自幼跟随顾申言读书习字,同时还跟随名义上的父亲,实则舅舅的顾明敬习武。
第二道题为诗赋,此为盛长枫的拿手之处。
这一两年的时日他虽闭门不出,但嘉枫公子的美名依旧在汴京一众喜好吟风弄月的学子中广为流传。
第三道策论:问,如何措置新复西夏之地,使其民永为周臣,而粮饷不为边患?
众举子看到此题,当即埋头思索起来。
这种时务题题若能答的切中要害,条理分明,得到官家的青眼,仕途的起点必定要比旁人高出一截。
一时间,贡院内烛火跳动,偶有考卷翻动的沙沙声。
——
与此同时,杭州乐营的一间厢房内。
去年刚过及笄之年的赵盼儿,一身素净细麻衣裙,脸上粉黛未施。
还故意低垂着眉眼,那张原本清俊脱俗的脸,透出几分木讷与黯淡。
“盼儿,这是脱籍文书,你收好。”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诏令中还允许部分官奴脱籍放良。”
“我有个族侄名为徐平远,此次西征立下大功,得官家赏识,授了官职。”
“借着他的势,我求到杭州太守跟前,软磨硬泡多日,才为你拿到这份放良书。”
话音落下,徐邑从袖中掏出一卷文书,递到赵盼儿的身前。
此人出身金陵勇毅侯府旁支,原是赵盼儿父亲赵谦的旧部。
现下已年过半百,在家中颐养天年,含饴弄孙。
赵盼儿低头看着文书,眸光轻动,脸上满是惊讶。
片刻后,她颤抖双手接过文书,跪地道:“多谢徐伯伯,盼儿感激不尽……”
“快起来,当年若非你父亲舍命相救,只怕我这条命早就丢在战场上了。”
徐邑仰天长叹一口气,心中感慨不已。
七年前,赵谦遭御史弹劾获罪抄家,男丁流放,女眷充作官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