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上的寒风似乎将最后一丝犹豫也彻底吹散。毛草灵挺直脊背,如同山崖上迎风而立的青松,目光穿透夜色,落在远方依稀可见的宫墙轮廓上。决定已下,接下来便是如何将这决定付诸行动,并应对随之而来的波澜。她转身,步履沉稳地走下露台,凤袍的裙摆在石阶上曳过,带起细微而坚定的声响。
---(场景分界线:黎明前的部署——凤主的决断)---
回到温暖却依旧空旷的内殿,毛草灵并未唤人伺候,而是径直走到书案前。她重新铺开一张特制的、印有凤纹暗花的信笺,研墨,执笔。这一次,笔尖没有丝毫犹豫,落笔沉稳有力。
她首先要写的,是给大唐皇帝的回信。这封信,必须措辞严谨,既不能失礼于故国,又要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斩断大唐方面的念想,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给乞儿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略一沉吟,笔走龙蛇:
“大唐皇帝陛下御览:臣妾毛氏,遥拜圣安。承蒙陛下隆恩,垂念旧谊,赐书召还,并许以国后夫人之尊位,臣妾感激涕零,诚惶诚恐。然,臣妾自和亲乞儿国,已逾十载。幸得乞儿国皇帝陛下信重,托以凤印,委以国事,更育有皇子公主,血脉相连。乞儿国上下,待臣妾以国母之礼,黎民百姓,寄臣妾以生息之望。臣妾于此地,已有家室之固,君臣之分,万民之托,实难轻弃。”
“昔日代嫁,乃为全两国之好;今日留驻,亦为保邦交之固。臣妾在此一日,必当竭尽心力,敦促乞儿国与大唐永结盟好,互通有无,共御外侮。若臣妾弃此一切而返唐,非但有负乞儿国君民厚望,恐亦令两国十年和睦之局生变,此非陛下召还之本意,亦非臣妾所愿见也。”
“至于家父家母,骨肉亲情,臣妾岂敢或忘?然忠孝难两全,既食乞儿国之禄,担乞儿国之责,便当以国事为重。恳请陛下体谅臣妾之难处,代臣妾抚慰双亲。他日若有机缘,或遣子女归唐省亲,再叙天伦。今臣妾心意已决,愿长驻乞儿,辅佐君王,抚育万民。望陛下成全。”
写罢,她仔细检查了一遍,用语恭敬,理由充分,立场坚定。既点明了自己在乞儿国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暗示了自己离开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还以“子女省亲”留下一个缓和的口子。她盖上自己的凤印,将这封注定会引起大唐朝廷震动的回信密封好。
紧接着,她又写了一封短信,是给那位“母亲”的。语气更为柔和,倾诉了十年异国生活的习惯与不舍,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与愧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