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重逾千斤。他看着上面那个刺眼的“否”字,脸色由青转白,嘴唇哆嗦着,还想再争辩什么,但在皇帝那不容置喙的威严目光下,以及殿外隐约传来的、似乎象征着乞儿国上下一致对外的肃杀气氛中,他最终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躬身道:“外臣……遵旨。定将陛下之意,如实禀报我朝皇帝。”
他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乞儿国凤主凭借自身威望和民心,以及皇帝毫无保留的支持,硬生生撕毁了当年的约定。大唐若想强行要人,无异于与整个乞儿国开战,且师出无名,必遭天下非议。
---
唐朝使臣铩羽而归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开。与之一起传播的,是凤主毛草灵那番掷地有声的誓言,以及皇帝在朝堂上“凤主之心,即乞儿国之心”的强势表态。
民间沸腾了。酒肆茶楼,坊间巷陌,人人都在兴奋地谈论着凤主的抉择,谈论着陛下的英明,谈论着乞儿国前所未有的凝聚与力量。一种强烈的国家自豪感与归属感,在百姓心中油然而生。许多地方甚至自发组织了庆祝活动,张灯结彩,如同过节一般。
朝堂之上,原本还存在的一些关于凤主去留的细微杂音,彻底消失。所有官员,无论派系,都清楚地认识到,凤主的地位已稳如泰山,她的意志与皇帝的意志高度统一,不可动摇。接下来的朝会,气氛空前团结,各项政务的推进效率也显著提高。
然而,在这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毛草灵却并未被冲昏头脑。她知道,明确的表态只是解决了内部的方向问题,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外部可能的风波,以及内部更深层次的治理挑战。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她在凤仪宫的小书房内,召见了以宰相为首的几位心腹重臣,以及被她视为臂膀的、由她亲自提拔的几位年轻官员。这其中,包括户部、工部、吏部的尚书,以及负责商贸和新政执行的几位得力干将。
书房内烛火通明,气氛却不同于朝堂的庄严肃穆,更偏向于一种务实高效的研讨。
“诸位,”毛草灵开门见山,她面前摊开着几份卷宗,“归国之议已了,我等再无后顾之忧,当将全部精力,投注于国计民生之上。目前有几件要事,需即刻议定方略。”
她拿起第一份卷宗:“其一,商贸。此番风波,虽未动摇国本,却也提醒我们,需进一步拓宽财源,增强国力。西域商路虽已打通,但利润大头仍被几家大商号垄断,且路途遥远,风险不小。本宫之意,欲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我国东南有良港,可建造更大海船,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