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世家大族就纷纷嗅到了浓重的危机,开始联合给他使绊子。
至于那些地方官员,为什么会为当地世家大族说话…
他们基本上不是世家大族子弟,就是已经和当地世家大族,有了很深的利益牵扯,暗中达成同盟。
别说当地衙门。
就是当地折冲府,甚至边军。
事实上早就被世家门阀子弟,以各种方式渗透。
还有前朝大唐的门下省,拥有封驳权(驳回皇帝诏令)的官员,也多为门阀出身。
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想重修一本《氏族志》,重定世家大族的排名,都能引起许多官员反对的原因。
大殿上方,赵仙罴长身而立,让一名虎贲军将地方上奏的文书,交给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几人看。
大殿之中并非只有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人。
后面还躬身站在约二十人。
二十个年龄不一,但总体来说还算年轻的身影。
这二十个人,房玄龄魏征几人,一个都不认识。
房玄龄魏征几人接过文书快速看了一眼,互相对视,神色复杂。
他们作为尚书省官员,当然早就看过了这些地方官员上奏的文书。
但是,赵仙罴将文书扔给他们,又用这样平静的眼神看着他们,是什么意思?
在心里快速揣摩了一下后,魏征手持笏板道:“陛下推行的‘废除贱籍’政策,臣认为并无不妥,应该坚定执行。”
房玄龄点头附议:“天下万民平等,贱籍制度迟早要消除,这样才是真正的平等。”
赵仙罴道:“迟早要消除?什么时候?十年?百年?千年?
还有,消除贱籍制度,就是真正的平等了吗?”
房玄龄心头一震,感觉到今天的天子很不一样,没有半点几天前阅兵时的温和,全身上下都散发着极重的杀气。
他连忙道:“是臣说的有误,贱籍制度本就不应存在,应该立即废除。
至于那些向当地官府表明,愿意继续在其主家为奴为婢的人,虽可恨又可怜,但眼下的他们奴性已久,又对未来无法确定,岂能一朝悔悟?
所以朝廷只管推行此政策,日后这些人获得普通百姓身份,彻底摆脱对世家大族的依附时,自然会称颂陛下的圣明。”
赵仙罴听完房玄龄说的话,将目光转向长孙无忌和李靖、萧瑀几人。
长孙无忌在脑海里快速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