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仙罴在圣旨上一共写了四条即将推行的政策。
第一条,在前唐贞观年间推行的‘租庸调制’基础上,改为‘田亩为主,人丁为辅’的税制。
这样可以对占土地多的士族、地主,多征收一些赋税,对无地佃农减免赋税,一定程度抑制土地兼并。
第二条,前唐贞观时期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府州制,也就是任命当地首领为都督、刺史。
赵仙罴在此基础上做了改变,推行部分‘改土归流’。
也就是对归附已久,汉化较深的少数民族,实行以流官与当地首领共同治理,流官定期考核轮换的政策。
而像一些主动接受朝廷委派官员,全权治理当地政务的民族,可以获得一些政策上的优待。
比如虎贲军无畏军的选拔,又比如赋税减免,科举入仕。
这样可以加强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加快整个华夏族群的快速融合。
第三条,在已有‘谏官制度’和‘御史台监察’的基础上,增设‘密奏制’。
即允许五品以上官员,地方刺史以“密封奏疏”直接上报皇帝,专门举报地方官贪腐、隐瞒灾情、士族勾结等问题。
第四条,羡余归公,专款专用。
羡余也就是赋税结余。
原先一些地方官在有赋税结余的时候,通常私存,或者以进贡的方式献给皇帝作为私产。
现在必须统一上报户部。
这样的结余,可以用于地方救灾、修缮水利,以及给一些地方官员发放‘养廉钱’,避免贪腐,鼓励清廉。
看完这四条拟行的政策,房玄龄魏征几人才真正的认识了赵仙罴。
他们难以想象一个十七岁,从一介百姓变成一个超级帝国的君王的人,竟然在治政上面,有这样宏远的目标。
以前他们当赵仙罴说的,视天下百姓为平等,只是说说,是每个登上宝座的帝王,都会象征性的展示自己的宽仁爱民。
但是现在,他们知道赵仙罴是认真的。
另外这几条即将推行的政策,显然这第一条和第二条,是最重要的。
并且显然这还只是一次试水,并不彻底。
几人能想到,赵仙罴真正想做的,是剥夺天下所有士族、地主的特权,真正做到士族、地主,和寻常百姓享有一致的权利,人和人也就不分贵贱。
再是对那些边疆民族,少数民族,赵仙罴的目的也很明显,那就是逐步解除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