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7月21日。
福建浦城以北,仙霞关。
雄关漫道,层峦迭嶂。
三日之前,石镇吉率领的先头部队以迅雷之势拿下了这座号称“两浙锁钥,入闽咽喉”的战略要地。
由于福建北部门户浦城早已被杨辅清部控制,而清军主力又被石达开大军牢牢牵制在浙江衢州一线,此地的防务反倒异常空虚,让石镇吉几乎兵不血刃便连破六重关隘,为大军打开了入闽通道。
夺取仙霞关后,秦远并未急于挥师南下。
通过系统地图,他已洞察杨辅清部仍在建宁府境内活动,暂无立即北撤或异常调动的迹象。
这给了他宝贵的喘息之机。
他下令在仙霞关一线驻扎下来,一边休整连日急行军带来的疲惫,一边耐心等待仍散落在浙江各处州县——如常山、开化、江山、乃至处州府的部队前来汇合。
同时,他派出多路信使,以“翼王”名义与浦城的杨辅清联络,言辞恳切,重申共同抗清的目标,力求稳住这支在福建根基已深的力量。
无论杨辅清是否已收到洪秀全的诏书,秦远都必须先争取时间。
五日之内,各路人马陆续抵达。
当所有部队汇合完毕,进行初步整编点验后,秦远才真正看清了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
其中,翼殿嫡系核心由右参护陈亨荣、先锋大将傅忠信直接统辖,约四万人。
这四万人马正是围困衢州城的主力。
石氏宗族力量石镇吉、石镇常兄弟所部,约三万人。
老牌劲旅余子安部约一万人。
彭大顺、朱衣点等早期将领所部约两万五千人。
何名标统领的水师及陆营,约两万人。
以林彩新为首的天地会“花旗军”这些外围同盟,约两万至三万人,但战斗力参差不齐,纪律松散。
总计兵力接近十五万之众!然而,由于太平军素有携带家眷的传统,这十五万人中,剔除老弱妇孺,能战之兵在十余万人左右,而真正的精锐大约在七到八万人左右。
如何统率这支庞大而成分复杂的队伍,是摆在秦远面前最紧迫的课题。
他深知,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严明的纪律和清晰的目标,这支大军在逆境中极易分崩离析。
当晚,在部队埋锅造饭、稍事休整后,秦远下令召开了一次扩大的军事会议,参会者包括各军、师、旅级别的将领近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