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各军的军帅、师帅、旅帅差不多都到齐了,何军帅部,有一旅在回程的路上中途失散,林军帅那边也有一些天地会的兄弟联络补上。”
石镇常汇报着各部的情况,如今他牢牢被秦远绑定在身边,担任着左参护的职位。
“镇常,你先坐下。”秦远抬手示意石镇常坐下,目光扫过全场每一张或疲惫、或迷茫、或期待的脸庞,抛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的问题:“诸位兄弟,我想问问,大家当初是为什么参加太平军的?”
问题一出,帐内先是寂静,随即各种声音响起。
悍将何名标率先吼道:“因为跟着太平军能造反!不想再受那些贪官污吏的鸟气!”
从小在太平军中长大的余子安朗声道:“为了建立地上的小天堂,让人人都能吃上饭,过上好日子!”
石达开的族弟石镇吉沉声说:“因为如今统治我们的是满人!他们视我汉人为奴仆,唯有推翻他们,汉人才能挺直腰杆!”
天地会出身的林彩新也嚷道:“太平军是能成大事的队伍!能反清复明,让大家共享富贵!”
答案五花八门,却都围绕着“反抗压迫”、“求生存”、“谋富贵”这些最朴素的诉求。
但秦远也并不觉得这些话有什么不妥。
现在还没有民族复兴,这些起义者们,能投身一场试图改变自身命运的战争,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好,很好。”秦缓缓点头:“大家参加太平军,总归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要推翻满清,建立一个不受压迫,人人有饭吃、有地种的世界。”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这个世界,在我们中华文化的典籍里,有一个名字,叫做——大同世界!”
“各位,我近日重读史书,自古农民起义,能真正成功的,不过两例。”
“一是汉高祖刘邦,带着沛县的一众老兄弟,打败项羽这个贵族集团,定鼎天下。”
“二是是乞儿出身的朱元璋,带着一众淮西老兄弟从南打到北,扫平群雄,驱除胡元,收复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让一支兴起于江淮一代的淮西军团,以横扫环宇的气势创造绝无仅有的以南统北的壮举,重光华夏,再统山河。”
“单就这一点,我觉得朱元璋便可称为千古一帝!”
这番话让许多读书不多的将领耳目一新,对朱元璋的功业有了更崇高的认识。
秦远趁热打铁:“如今,这清廷,岂非正似元末?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