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米勒先生!”
“y,恭喜,我看到新闻了。”
在时代广场,魏明见到了上次来美国时认识的戏剧大师阿瑟·米勒。
雨果奖的结果算是最近文化圈最著名的事件了,而纽约又是美国的文学和出版业中心,阿瑟·米勒想不知道都难。
魏明把龚樰引荐给对方,米勒竟然也听说过:“我知道中国最著名的两位女演员,其中之一我在燕京人艺见过,没想到今天见到了另一个,幸会幸会。”
听他提起朱霖,龚樰笑道:“我和朱霖也是很好的朋友。”
米勒:“不过你的英语说的比她好。”
其实朱霖的英语在人艺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英若成不在的时候还能凑合着给阿瑟·米勒当个临时翻译,只不过这一块的天赋确实不如龚樰。
今天魏明约见米勒,也是想让这个纽约坐地户带他们领略一下百老汇的人文景象。
百老汇大道是纽约市曼哈顿区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全长25公里,百老汇剧院区则是以时代广场为中心,涵盖西41街至53街范围,早在19世纪初这里就已经是美国戏剧艺术中心了。
米勒指着脚下的时代广场道:“百老汇的剧场大部分都不在百老汇大道上,而是以这里为中心分布开来,你们是想看话剧还是歌舞剧?”
魏明问:“近期最火的剧目是哪个?”
“那肯定是来自伦敦西区的《猫》了。”
听到熟悉的名字,魏明问:“是原班人马吗?”
“自然不是,伦敦那边依然票房火热,而且莎拉·布莱曼现在是全球知名歌手,已经很少上台了,韦伯只是把授权给了百老汇的公司进行重新编排,也更加适应美国人的口味。”米勒道。
去年《猫》原班人马来到百老汇演出,盛况空前,然后就把这部剧留在了百老汇,一年时间过去了,依然是最卖座的。
也不知道韦伯制作中的《狮子王》到哪一步了。
“那就《猫》吧,我也看看美版是什么风格。”
百老汇也分为内百老汇和外百老汇,前者在核心区域,演出的也都是经过考验的成熟商业剧目,后者则以实验性作品为主。
阿瑟·米勒请魏明两人去的是位于百老汇大街1634号的冬季花园剧院,这座剧院也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无论外观还是内里都非常漂亮。
以阿瑟·米勒在戏剧界的地位,拿到的都是VIP位置的票。
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