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于科幻作者和科幻迷来说,雨果奖和星云奖是至高荣誉,但科幻文学作品其实相对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要小众一些,毕竟阅读门槛要普遍高一些,通常要涉及很多科学原理,尤其是那些硬科幻读起来的晦涩程度不逊于《百年孤独》。
而且现在好莱坞科幻大片还没有开始大行其道,在全球影响力完全没法跟后世相提并论。
所以没有电视直播,也没有全球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现场只有几家美国媒体。
在世界科幻大会主席和雨果奖评委会主席先后做了关于当今科幻文学现状以及最近科学发展新动态的演讲后,颁奖正式开始。
一共四个奖项,短篇奖获得者叫斯比德·罗宾逊,魏明不认识,作品《忧郁的大象》,魏明没看过。
不过颁奖的时候有介绍,好像是探讨的版权与长寿的相互作用,以及版权延伸至永久性的可能影响,听上去还挺有意思的。
现在各国著作版权的保护年限基本都是遵循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以及《世界版权公约》,保护作者在世终生以及死后50年,比如美国。
以写出《指环王》系列的托尔金为例,他死于1973年,也就是说要等到2023年,他的作品才会成为公共版权,大家都能免费用,但因为《1998年法案》,延长到了死后70年,所以要等到2043年。
而中国此时还没有加入这两个公约,到90年代加入,再加上某些作者的努力,中国作家也获得了作者终生+死后50年的版权保护。
现在保护期最长的是西班牙的作者终生+死后80年,最短的则是苏联等国,作者终生+死后25年。
接下来轮到魏明上场,《第九区》获得了最佳短中篇奖,也是现场观众最熟悉的一部,长期位居纽约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不过协会从来是不看销量评奖,否则《侏罗纪公园》早就该得奖了。
龚樰在后面把巴掌都拍红了,想起了什么,她赶紧拿出相机拍照,捕捉到了魏明拿起雨果奖火箭奖杯的画面。
接下来她认真听着魏明的获奖感言,就当是锻炼自己的英语听力了。
“尊敬的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评委,读者朋友们,以及所有被困在这个美丽而混乱星球上的生命形式,大家下午好。”魏明开始了脱稿感言。
掌声起。
“今夜,我站在这里,手握这座象征科幻最高荣誉的火箭奖杯,心情无比复杂。这座火箭代表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