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直奔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由崇基学院、新亚书院和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成立,其中新亚书院是钱穆所建,所以他是港中文的创始人之一。
虽然钱穆当初选择离开大陆,但他的子女都留了下来。
前两年几个子女以及侄子伟长还曾在香港和钱穆老两口见了面。
在港中文魏明没有见到钱穆,他如今定居台湾,可能过两天才来和朱先生叙旧。
这点魏明并没有太多遗憾,遗憾的是没有见到高琨这位光纤之父,他这会儿已经不在港中文了,未来能有那么高的网速还是要感谢这位的。
除了高琨这位前系主任,未来的校长,港中文也是人才辈出,单单文艺界就有许冠文、王京、黄易、卢国沾、潘源良、杜可风等多位知名人士。
而此时,港中文艺术系在读生黄凯芹正在准备参加香港爱护儿童歌曲创作大赛,他有一定创作能力,称得上一句才子,但每次听周惠敏的专辑,都觉得叫自己“才子”的人简直就是嘲讽,跟魏明一比,自己啥都不是。
周惠敏也是这么想的,谁跟阿明比都会相形见绌的,这不怪你们。
每次放学回家,她首先都要看看魏明的回信到了没有,这都超时好几天了,真是愁人。
莫非是自己唱的歌曲小样儿实在太不堪入耳了?
魏明让她根据现有的古诗词直接进行谱曲,就像邓丽君《淡淡幽情》那张专辑一样,她看来看去,发现邓丽君选了李煜、苏轼、柳永,却没有词中女皇的李清照。
面对这样一块空白市场,周惠敏一头扎了进去,选来选去选择了《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以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的,清新的,幽美的思念之情。
简直太符合周惠敏这段时间的心境了,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阿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啊。”周惠敏趴在写字桌边,随手拨弄着旁边的琵琶。
为了写出有古代韵味的作品,最近她添置了古筝、琵琶和二胡等传统乐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做出了一个小样儿寄给魏明。
魏明收到了,不过想着反正也要来香港的,还是当面聊比较好。
这会儿他已经站在楼下了,背着一个空荡荡的包,其他行李已经被他放在酒店了,这次他决定住酒店,谈恋爱在女方家里实在太不方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