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加拿大找做访问学者的倪光南聊聊汉卡的事,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几次信了,他是这方面的行家,我和王选教授准备亲自上门拜访赚他入伙。”
魏明点点头,单说汉卡方面,倪光南确实是行家里手,有利于方正在汉卡领域占据先手,前世方正也做汉卡,但起步要晚一些,而且绕不开一个叫张旋龙的人物。
“还有就是,”魏平安道,“你不是说要去香港颁奖吗,虽然感觉没什么意义,不过学校还是给你批了,但你得帮个忙。”
“啥忙?”
原来是朱光潜朱老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恰好也是三月份。
朱光潜老先生是上个世纪的人,今年都86岁了,毕业于香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在北大执教近40年,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是北大的宝贝级老教授。
魏明虽然没有听过他的课,但巡逻的时候经常碰见,他的著作也没少看,配着他的著作再看那些西方文学会更便于理解。
“你呢也不用一直照顾着,只是陪老先生去香港的孙子太年轻,没有这种经验,甚至都没坐过飞机,所以路上需要你帮忙照应一二。”
“这个我义不容辞啊,”魏明爽快答应,又跟平安叔道,“如果你们有机会途径旧金山,也可以去看看姑奶奶,她和二奶奶关系很好,见到你应该会很高兴。”
魏平安何尝不想见见她呢,大年三十儿那晚母亲没给自己托梦,如果暂时没法去香港见伯父,那问问这位姑妈倒也是一个办法。
晚上魏明准备去团结湖睡觉,过去的时候正好碰见小梅。
他也正想找魏明:“哥,这个《商标法》要正式施行了,咱们东方新天地是不是也要弄个商标啊。”
“哦,这是好消息啊,商标法施行,说明要重视市场经济发展。”
商标,或者可以叫logo,一个简单的图案可以给消费者更直观的印象,之前东方新天地一直没考虑过商标的事,但商标这档子事早就有了。
一些老字号如京都念慈菴、青岛啤酒、中国铁路在民国时期就是那个标志了,最近几年如中国银行、同仁堂也纷纷设计了自己的专属logo,只不过之前没有一部明确的法律来保护商标。
梅文化是想着让魏明给设计一下,毕竟他有美术底子。
魏明想的则是:“要不这样,咱们利用这个机会也广告一下,你在报纸上登文,就说征集东方新天地商标,如果方案被采用奖励多少多少钱,我也做一个,盲投,最后你和钱阿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