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我也信你。”
许易笑着同陈力宝握了握手。
双方对视,一切尽在默契中。
星辰不在乎因此而提高的量产成本。
而东安动力这边,就更不在乎这部分成本了,反而在乎的是这台车上市之后的表现!
双方聊完几句,许易又看向坐在一旁的郭川和孔辉团队。
“郭总……”他带着笑,莫名给人很大压力。
“许总,空气悬挂总成测试都没问题了,至于产能爬坡……我们尽力,尽力吧!”
郭川挠挠头,又感觉不够诚恳,多加了一句:“从今天开始就睡这边了。”
孔辉科技新建了一条空气悬挂量产产线,就在F1工厂旁边。
相比其他核心部件,这倒成为有可能卡产能的瓶颈,毕竟自研空气悬挂,这周期对于开发到量产来说,终究还是太短暂了。
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在集合双方团队研发之下,能够这么快搞出来。
现在量产的效率还在每月不到两千套,且每套都需要必要的验证和测试,拉长了周期。
毕竟是第一次量产,他们也不敢放松验证标准,这样可能导致后期故障率飙升。
“系统工程能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大家一起努力,有困难就开山破路。”
许易点头示意,这玩意也急不来,
空气悬架本就结构复杂,不仅涉及到零部件本身,还跟整车调校、标定有关系。
要是因为冲产能出了批量性故障,再去找零部件和设计的问题,其实会很麻烦。
好在现在还有缓冲的周期,这阶段足够他们屯一批产能了。
这也是预生产的重要性。
……
下午回到公司。
“许总,官宣概念图发上去了,经过一天时间发酵,网上的关注度还有声量都很好,咱们发布会日期还是按原计划来么?”
俞年来到办公室。
他看了微博下方的评论,包括网上的搜索数据,说是直线起飞也不为过。
新车概念图是对外放出的一个信号,也算对近大半年以来业界的猜测、外界目光的一次正式回应。
有了这个信号,星辰新车上市的节奏就基本定调了。
与其他车企不同,星辰汽车在上市前的一个月,才开始有了正式预热。
不过仅仅凭借一张图。
便已登上社交媒体、车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