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票证时代到来之前,李红兵就已经囤够了各种物资,其中也包括油,自然不成问题。
不过即便李红兵不缺这些,平时在家做饭,也不是那么奢侈,除非是逢年过节,或者特殊的日子,不然用油用料,哪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旧奢侈,可远远比饭庄后厨节省多了。
物资匮乏的年代,普遍缺油水,大家巴不得能多一些,但真的超出了,吃太多油,对身体也不好。
后世因为这个而导致各种疾病的,不在少数。
酸菜鱼的出现,不止是李红兵,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福音。
鱼肉往往比较腥,大部分普通人,不用油和料,很难压得住腥味,更难做的好吃。
偏偏油和香料,这个年代,都属于比较稀缺的,大家都不舍得用,而酸菜的味道,却恰好能在很大程度上遮掩住鱼的腥味,又有着特有的风味,可以说是搭配做鱼的极好选择。
把酸菜鱼弄出来之后,李红兵也不藏着掖着,甚至主动把做法传授给街坊邻居们。
当然了。
李红兵平时传授大家一些做饭小技巧,并不是毫无保留,比如作为本家的鲁菜,一些关键点,甚至是不传之秘,可不会到处去乱说。
虽然李红兵并不觉得有什么,过个几十年,各种大师都在网上教学,把原本藏着严严实实的“秘籍”,全都拿出来了。
不过在现在这个年代,大家还是比较保守的,李红兵也遵守这个规矩,不会跟整个师门,甚至整个圈子做对,去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李红兵又不傻,做这些对他完全没有好处,顶多收获一些左右邻居的感谢,实际没多少用处。
“红兵,家里的老酸菜没有了,只能用白菜酸菜了。”
就在李红兵把鱼处理好的时候,李红梅忽然跑过来说道。
“也行,都一样。”
了解到这个情况,李红兵并没有太在意。
李红梅所说的老酸菜,自然是川渝地区的那种酸菜,原料多以芥菜为主,而白菜酸菜,则是东北地区常吃的酸菜。
这两者,可以算是一南一北的经典代表。
李红兵记忆中的酸菜鱼,其实用的是川渝地区的酸菜做的,不过这种在四九城这地界,比较难搞。
毕竟芥菜这一类的蔬菜,市场上比较少见,反而是大白菜,则是主流中的主流。
公私合营改革后,这几年的时间,各饭店酒楼的大师傅,经常会到对方店里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