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你观察得很细,思考得也很有深度。”
郑仪的语气很认真,完全没有敷衍的意思。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城投集团向县区延伸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只注重硬件投入,忽视软件环境,确实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可能‘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郑仪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看来,让你去基层锻炼这个决定,是对的。这两个多月,你没白待。”
得到哥哥的肯定,郑浩心里踏实了一些,也涌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
“哥,我只是瞎琢磨,说的不一定对。”
“不,你这个思路很有价值。”
郑仪肯定道。
“我会让城投集团在制定县区拓展方案时,把你提到的这个‘基层生态’因素充分考虑进去。要研究如何通过项目合作、制度建设、干部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县区发展环境的优化。”
“这可能会是一个更长期、更复杂的过程,但必须要做。”
郑仪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
“小浩,你能从具体的事务中跳出来,思考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这很好。保持这种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也是最能发现问题、孕育解决问题智慧的地方。”
“你刚才说的,关于要面对现实、世界不总是理想化那些话,我也听进去了。”
郑仪的声音温和而有力。
“现实确实复杂,甚至有时候会很残酷。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规则,甚至是不公和黑暗。”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随波逐流,或者选择逃避。”
“正因为现实不完美,才更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改变。”
“坚持原则,并不等于愣头青似的硬碰硬。”
郑仪的话,像是在回应郑浩之前的迷茫,也像是在传授他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
“要有智慧,要讲方法,要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护自己,积蓄力量。”
“但无论如何,内心的那杆秤不能丢。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人力终有穷,有时候,退一步,并不意味着是失败。”
郑浩静静地听着。
“哥,我明白了。”
郑浩的声音低沉,但带着一种豁然开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