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镇位于江油县北部,距县城大约有六十里。
从老君山深处流淌而出的灵溪河,宛如一道弯月,蜿蜒数十里,自北向南穿过小镇。
江瀚一行人抵达重华镇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日落溶金,将天际染成了一片橘红色。
夕阳的余晖洒在灵溪河上,恰似一条流动的玉带,漾起万点金鳞。
河道两岸是依水而建的民居,青瓦白墙,错落有致。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幌子高挑,其中大多都与火药相关,像什么爆竹坊、烟花铺,比比皆是。
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
走在空旷的河道边,江油县令焦煜指着两旁的店铺介绍道:
“王上,重华镇素来便有‘火药之乡’的名号。”
“此地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懂得一些制作火药、烟花爆竹的技艺。”
“其制品精巧,名声远播西南,就连蜀王府年节庆贺所用的烟花,也都是在此采办的。”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感慨,
“只不过说是采办,实则也与强征相差无几,往往出价不足市价三成。”
“在明廷治下时,此地的百姓不仅要承担军中的硝石供应,周边府县时不时也要来薅点羊毛。”
“百姓不堪其扰,甚至宁愿舍弃家业,举家躲进深山里的硝洞,成了逃籍的野人。”
“直到前年,李主事奉王命前来,并颁布废除匠籍、公平买卖的新政后,山里的百姓才渐渐从深山里走了出来。”
江瀚欣慰地看着眼前宁静的小镇,点了点头:
“苛政猛如虎啊,只有政通才能人和。”
“甚好,甚好。”
焦煜抬头看了看天,眼见时候不早,便请示道:
“王上,天色已暗。”
“镇子距离老君山还有三十里路,夜间赶路恐怕不太方便。”
“不如先在镇上歇息一晚,等明天一早再去视察?”
“臣已命人将镇上的急递铺腾了出来,虽然比不得王府,但也算干净整洁,可供王上临时下榻。”
江瀚对此也没什么意见,于是便示意焦煜前头带路。
一行人刚走到镇口的道闸处,前方却忽然传来一阵嘈杂。
只见有十来名当地百姓,正围在巡检司弓兵拉起的警戒线外,朝着里面引颈张望。
负责警戒的弓兵如临大敌,手持水火棍,试图驱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