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让熊文灿找个借口,将张献忠诱捕,然后将其押解京师,处以凌迟之刑!”
朱由检随即将这个想法透露给了心腹杨嗣昌,想听听他的意见;
或者说,是希望杨嗣昌能替他找到一个既能报仇,又不失体面的办法。
可没想到,杨嗣昌对此却极力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啊!”
“如今中原烽烟初息,人心思定,正是安抚地方、与民休息之时,千万不可节外生枝!”
“若此时诛杀已降,朝廷信誉何在?天下人会如何看待陛下?”
“诚然,臣可以出面将此事一把揽下,为陛下分谤。”
“可如果此事传开,非但张献忠部必叛,已降的罗汝才,乃至其他观望之贼众,必定人人自危!”
“届时贼寇降而复叛,遍地烽火,局面将不可收拾啊!”
朱由检被心腹驳斥了一通,脸色十分难看,恨声道:
“难道就此罢休不成?!”
“此仇不报,朕心难安!就算死了也无颜面对祖宗!”
杨嗣昌深知皇帝心结,他早已想好对策,于是立刻上前一步,低声道:
“陛下,臣有一计,或可两全。”
“依臣看,不如暂且隐忍一二,给予这些受抚贼寇官军名分,将其调往他处战场,令其杀贼自效。”
“如今辽东建虏乃心腹大患,西南逆贼亦亟待清剿。”
“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忍常人所不能忍。”
“对于受抚贼寇,或可令其出关与东虏血战,亦可派其入川征剿江逆。”
“双方无论胜负,皆可消耗其力量,如果流寇战死沙场,正合陛下之意;”
“如果流寇违令不前,则可名正言顺以军法处置。”
“如此,既不损朝廷信誉,又可除此巨憝,岂不是更胜于诛杀降人,徒损朝廷信誉?”
朱由检闻言,沉默良久。
他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杨嗣昌所说,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
如今的大明朝,实在是经不起流寇再来一遭了。
他不断在心里说服自己,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仍是内忧外患,不可意气用事。
朕费尽心力,加饷练兵,布下天罗地网,不就是为了彻底解决辽东和西南这两个最大的隐患吗?
尤其是西南的贼子!
一想到四川,朱由检的心里就猛地一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