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兵部尚书总可以吧?
当初原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尽,中枢正缺一个知兵的重臣坐镇。
洪承畴在京的亲朋故旧四处奔走,向皇帝多次举荐,可一眨眼的功夫,这位置又被杨嗣昌截了胡。
说句不客气的,杨嗣昌和洪承畴之间还差着辈分呢!
杨鹤当年虽然是洪承畴上司,但也算同僚,只高一级罢了。
而杨嗣昌作为杨鹤之子,怎么也算是个晚辈。
更何况,论起实实在在的带兵打仗、剿匪经验,他洪承畴难道比不上一个杨嗣昌?
可结果呢?
皇帝仿佛像看不到洪承畴一般,愣是将丁忧在家的杨嗣昌提拔为了兵部尚书。
可这还不算完。
杨嗣昌上任后,转手就向皇帝推荐了熊文灿担任剿匪总理,彻底堵死了洪承畴前路。
得知消息的洪承畴气得七窍生烟,无处发泄的他只能带着部下,出兵狠狠揍了高迎祥等人一通。
当然了,杨嗣昌也不会让洪承畴好过。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洪承畴可谓是杨嗣昌的杀父仇人。
当年他的父亲杨鹤在陕西主持招抚,就是因为洪承畴在背后搞小动作,大力主剿,导致杨鹤招抚失败,被崇祯下狱论死。
虽然后来杨嗣昌连连上书,表示愿意代父受罪,皇帝才改判杨鹤戍边,最终病死在了戍所袁州。
别忘了,当初杨嗣昌可是被夺情召还的,前脚还在父亲坟前守灵,后脚就入主了中枢。
你让他心里如何不恨洪承畴?
又怎么可能在皇帝面前推荐洪承畴担任要职?
而洪承畴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越庖代俎,试图从熊文灿手中接过指挥权。
他盘算得很清楚,只要自己能一举剿灭流寇,凭借这天大的功劳,他便能叩开中枢的大门。
杨嗣昌捏着洪承畴报捷文书,胸中思绪万千,正思考着如何应付此事。
可就在这时,值房门口却突然传来一声干咳。
王承恩到了。
他见嗣昌闭目沉思,便轻轻敲了门框,低声唤道:
“杨阁部?杨阁部?”
杨嗣昌闻声,立刻从沉思中惊醒,迅速起身迎了上去,
“王秉笔,大驾光临,不知有何吩咐?”
王承恩微微躬身:
“不敢当。”
“是皇爷吩咐,请您立刻往武英殿一趟,有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