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再选出毒性轻者;另为千人接种……”
“如此层层优选,后续痘苗的毒性也会渐次减弱,即便耗时稍久,但接种者更容易存活。”
江瀚听罢暗自点头,张继源所说的熟苗法,便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防疫技术。
其本质上,就是通过连续多代培养,筛选出毒性减弱、免疫原性保留的毒株。
这也与现代减毒活疫苗的制备原理不谋而合。
单就在临床医学方面上,东方医学的发展简直甩了西方十条街。
当欧洲人还在愚昧地相信放血疗法时,大明的医生们已经摸到了现代疫苗制备技术的门槛。
事实上,在牛痘出现前的十七、十八世纪,中国的人痘术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传向了世界。
日本、朝鲜、俄罗斯、土耳其乃至后来的欧洲,都曾直接或间接的引入了此法,挽救了无数生命。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信》中对人痘术高度赞扬,称之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而英国医生詹纳在发明牛痘术时,也明确承认了他的灵感来源于中国人痘术“以毒攻毒”的理念。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特别指出,能够消灭天花,中国古代的人痘术功不可没。
可以说,在人类对抗天花的漫长征程中,中国的人痘术都是一座绕不开的丰碑。
然而,尽管人痘术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防疫技术,但仍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的接种者,会因为痘苗毒力反弹而死亡。
究其根本,还是原始的天花病毒毒性太大。
因此,后人又发明了牛痘法,从根本上切断了与致命天花病毒的直接联系。
相比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对人几乎无害,接种后仅在局部产生一两个小痘疹,致死率接近于零。
再加上副作用轻,适用广等优点,牛痘法迅速取代了人痘术,成为了人类最终战胜天花的关键。
而江瀚给这帮太医们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将牛痘法研究透彻,并加以推广。
他打算在朝堂中再新开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公共卫生与医学事务。
名字和架构他暂时还没想好,反正参照后世的卫健委和卫生局就好了。
而牛痘法,正好可以作为这个新部门打响名头的第一炮。
“牛痘?”
听了江瀚的想法,在场的太医们都愣住了。
在他们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