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驻守牛庄,阿巴泰驻守海城,各率小股部队防御明军。
而他自己,则亲自统领满清八旗主力、外藩蒙古军队、以及三顺王的火器部队,几乎是倾国之兵,杀向了朝鲜。
大军主力前进的同时,皇太极又派了一支三百人的精锐小队,化妆成商人模样,从沙河浦出发,利用鸭绿江封冻的时机,悄悄潜入了朝鲜境内。
朝鲜军队的战斗力本就低下,如今还有内应,更是不堪一击。
在清军的里应外合之下,朝鲜军队毫无抵抗之力,致使清军前锋部队一路高歌猛进,如入无人之境。
从盛京出发,满洲铁骑仅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就打到了汉城脚下。
朝鲜国外李倧闻讯,大惊失色,决定立刻弃城逃亡避祸。
一时间,汉城内人心惶惶,乱成一团。
史载:“上下惶惶,罔之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
清军在火炮的加持下异常凶猛,李倧带着世子等人,刚逃到汉城南大门,就接到了前线传来的急报。
说是清军前锋已经抵达了汉城西郊的弘济院,汉城西郊的朝鲜部队已被全歼。
无奈之下,李倧只能派遣朝中官员前往清军大营,假装议和,企图拖延时间。
而自己则向南逃窜,一路跑到了汉城以南、四十里开外的南汉山城。
他打算依托这座山城防守,然后利用清兵不习水战的弱点,逃亡江华岛避难。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第二天清晨,当李倧一行人马准备出城赶往江华岛时,突然风雪大作,以致于车驾寸步难行。
李倧无奈,只得退回南汉山城中固守。
就这么一耽搁的功夫,清军随即赶到,将南汉山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清军提出要李倧先将世子送到清营为质,才考虑议和。
在巨大压力下,李倧本想答应,但却遭到了城内官员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议和遂宣告破裂。
走投无路的李倧,只能一边向全国下发勤王令,一方面派出使者向宗主国大明求援。
十二月十八日,李倧在南汉山城的行宫南门颁布诏书。
他宣誓“君臣上下同守一城;和意已决,唯有战尔”,并决定依据险要山城与清军血战到底。
此时,城内共有朝鲜官兵一万三千余人,文武官员二百多人,宗室成员二百多人,以及奴仆三百多人。
看似人数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