抨击的太监魏国征,在接到命令后,一刻都不敢耽搁,立刻出发赶往了天寿山。
而被崇祯寄予厚望的兵部侍郎张元佐,却不知为何,竟在京城内磨磨蹭蹭拖延了整整三天才动身。
崇祯得知此事后,气得在宫中大发雷霆,对着内阁辅臣们咆哮:
“尔等终日攻讦朕任用内臣,如今可看清楚了?谁才是真心任事之人?!”
然而,无论是忠勤的魏国征,还是怠惰的张元佐,他们都晚了一步。
还没等他们赶到任上,昌平就已经陷落了,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而昌平陷落的过程,堪称是明末官场腐败、军备废弛的一个清晰缩影。
自从明末以来,在辽东、蓟州、宣府等地,一直流传着各种传言。
这帮边镇的文官武将们一直宣称,是努尔哈赤和李永芳等人会操纵人心,导致内奸献城。
而在努尔哈赤崛起的初期,这多半是败军之将为了推卸责任而编造的借口。
那时后金不过一边陲势力,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不会轻易投靠后金。
但此一时彼一时,经过多场惨败后,明朝东部边镇的许多官兵、乃至百姓,都逐渐认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明军野战是真的打不过清军。
而那个关外的“鞑子皇帝”皇太极,似乎真的有可能问鼎中原。
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些心思活泛的人便开始悄然增多。
当阿济格大军抵达天寿山区域后,询问抓来的当地百姓,得知这里竟然还有一处未完工的皇陵,当即大喜过望。
这个皇陵就是天启皇帝的德陵。
阿巴泰立刻提议,他说当年己巳之变时,我与萨哈廉曾祭祀的金朝皇陵,就是这个天启皇帝下令毁坏的。
金朝在名义上,毕竟也算是后金的野祖宗,何不出一口恶气?
阿济格从善如流,当即率军直奔德陵,将地面享殿、碑亭、明楼等所有建筑尽数焚烧捣毁。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盗墓知识,一行人找不到地宫墓门入口,只得作罢。
在陵区,阿济格还俘虏了数百名守陵的士兵,结果仔细一看,竟然全是蒙古人!
阿济格都蒙了,你们一帮蒙古人,怎么给明朝皇帝看守起了陵寝?
难不成是为了报答木匠皇帝给你们发的那点岁赏?
经过仔细询问后,他才得知,这帮蒙古人原来是漠南的蒙古难民。
因为部落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