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之后,府上的贺功的喜宴,不要忘了请他那一份。
……
李德康特意让人带话,贾政能掂量出意思,赵礼的热络恭贺与亲近,更让贾政烦愁顿消,整个人全然活了过来。
王夫人听到贾琮再立战功,晋任副帅都督这等高阶军职,兄长乃堂堂京营节度使,伐蒙之战却沾不到半点好处。
心中当真嫉恨到极点,只觉得这小子命数太硬,当真要把所有人都克得死死,由着自己出众,旁人都要去倒霉。
不过看到贾政一脸欣喜,王夫人虽心思狭隘阴险,也算没失去理智,想到老爷因冯渊之案,正担忧被贾雨村牵连。
如今贾琮再次立下战功,并因此加封官职而起势,官场之上多半不看僧面看佛面,看贾琮情面能免老爷牵罪之苦。
……
贾政一边让丫鬟更换正装,说道:“西府多半要接旨,正巧今日国子监休沐之日,让宝玉和环儿和我同去西府操持。
琮哥儿这等功业荣盛,皆源于少时苦读诗书,得了扎实的进身之阶,方有今日之成就,让他们见识了才好感同身受。”
王夫人脸色有些作难,说道:“宝玉入国子监五日,每日都起早贪黑辛苦,好不容易休沐一日,不如先让他在家歇着。
等琮哥儿回来之后,让他再过去请益,也是不迟的。”
贾政皱眉说道:“要的就是这个时候,让他们知晓读书好处,以宝玉的学问见识,他去请益琮哥儿,他有这个脸吗!”
王夫人听了这话,虽心里极不服气的,但也不敢太违逆贾政,只好让秋纹去给宝玉贾环传话,让他们速来堂屋等候。
……
东路院,宝玉院。
自正月十五之后,宝玉和贾环入国子监读书,虽只是过去几日时间,已让宝玉悲愤苦痛欲死。
国子监课业果如史湘云所述,十分繁琐沉重,且国子监是朝廷学府,规矩严谨,管束严厉,绝非贾家私塾可比。
宝玉每日天明既起,与贾政一同出门,两人一去官衙,一去国子监读书,半点空隙皆无,李贵等不敢丝毫懈怠。
宝玉以往在私塾哪会用心读书,不过玩乐荒废罢了,因他是荣国府嫡传,又无读书之志,代儒其实也懒得多管。
如今入国子监却大有不同,但凡入监读书子弟,不管是勋贵荫监子弟,还是平民入考学子,皆谨守学规而慎言行。
绝无家私塾顽童胡搞之举,监生表面上都潜心读书,因一旦触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