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祖,死有余辜。
因他刺探军情,军囤被夺,军镇被屠,血债累累,罄竹难书,他不在大理寺宽宥之列,下官对他绝不会手软!”
韦观繇知杨宏斌性情沉稳,向来都重智取而不力夺,此时脸上却浮现戾气杀机。
他神情微微凛然,说道:“要留下他的性命,不能让他死的干脆,这人必须明正典刑,其余都由你来定夺!”
……
等到韦观繇走后,杨宏斌亲自审讯慧娘,一番言语威逼利诱,甚至都不用上刑,慧娘便已经招供。
杨宏斌言语试探诱导,便知慧娘并不知就里,她不知那句红树集的闲话,意味着多么严重的后果。
他不禁佩服段春江的厉害,盗取东堽镇军囤要秘,手段巧妙,不着痕迹,涉事数人竟全被他蒙在鼓里。
如不是当初和贾琮切磋案情,贾琮思维缜密,目光敏锐,筛选推敲之下,断定陈瑞昌嫌疑重大。
或许大理寺会走许多弯路,现在还在案情扑朔之中,不会这么快理清案情,而且擒获罪魁祸首。
杨宏斌惊叹贾琮才智殊异,对段春江也愈发重视,想从他口中挖出秘密,只怕并不是容易之事。
……
等到他带着慧娘的供状,来到段春江的囚室之中,让人解开脚上绳索,取了口耳中的堵物。
说道:“想来你也是精明人,不用我多说废话,你也该知眼下处境。
慧娘已经招供,你曾向她授意,向陈瑞昌探听运粮途径,便于你做粮食生意,她也是信以为真。
陈瑞昌向她提过红树集,你也因此得知了此事,并借红树集溯源,顺藤摸瓜之下,找到军囤所在。
你这人也算十分谨慎,没想一碟羊肠吃食,让你露出了马脚,你不是汉人,而是地道的蒙古人!
即便陈瑞昌是国公子弟,他这次也难逃国法,我希望你能识时务。
只要把我想知道之事,全部供述交代清楚,我还可给你留条生路。”
段春江冷笑道:“你以为我是三岁孩童,进了这大理寺狱,我知道自己死定了,说和不说都是一样。
就凭你这几句废话,就想哄骗得了我,堂堂大理寺就这手段,未免太可笑了吧。”
……
杨宏斌阴彻彻笑道:“我果然没看错你,本就没打算你会招供,不然这么多手段,岂不没了用武之地,来人!”
他不过话音刚落,进来几个强壮的狱卒,穿的不是大理寺衙差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