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时间如果拖的太长,他的同伙必定有所察觉。”
……
韦观繇听了微微点头,问道:“你这次秘捕段春江和慧娘,却没有动陈瑞昌,是否已有打算?”
杨宏斌说道:“下官确有打算,陈瑞昌虽是主犯,但毕竟是国公嫡孙,五军都督府将官。
且齐国公陈翼虽出征在外,陈翼长孙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尚在公国府主事。
此人官职不低,为官口碑不错,交好各家勋贵,不是容易应付人物。
想要入府拿下陈瑞昌,最好先落口供实证,才好一锤定音,免得节外生枝。
而且我们拿慧娘之时,陈瑞昌刚离开慧娘家,所以明早之前,他不可能知道慧娘失踪。
况且神京九门全部已封闭,齐国公府已被锦衣卫严控,不用担心此人会走脱。
下官查过慧娘底细,她不是蒙古人,而是大同本地人。
她甚至不知军囤泄密之事,她很可能是被段春江蛊惑。
三人之中慧娘最好应付,可以从她身上打开缺口,下官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让她完全吐实。
只要她认供陈瑞昌告知红树集之事,慧娘又转而告知段清江此事,陈瑞昌泄露军机,便能落定实证。
到时下官亲自上门拿人,陈瑞文如想生事阻挠,便是依仗勋贵权势,阻拦国法大政之事!
所以我连薛蟠都暂时没动,就是不想风声太早散开。”
韦观繇微笑说道:“你想的十分缜密妥当,此事矛头直指齐国公府,背后必定扰动多家世勋。
他们这些人一惯同气连枝,大理寺是三法司正溯,我们可不是推事院酷吏。
行事必须理据充足,让人挑不出毛病,以免有人蛊惑造势,坏了圣上治政大事。
段春江你准备如何审讯……”
…………
杨宏斌说道:“我先从慧娘嘴里拿到口供,然后再审讯段春江,让他知道刺探军情之事,已然全部败落。
即便陈瑞昌身为国公子弟,且不是蓄意泄露军机,也已经难逃罪责,希望他能够识时务,供出城中其他同伙。
如他不愿意就范,一定要负隅顽抗,下官即刻上大刑,用最快的速度,撬开他的嘴巴。
因为他落网之事,最多能瞒过两日,时间一旦拖延去,他的同伙必定察觉,到时定作鸟兽散。
大理寺乃朝廷律法正溯,不倡滥用严刑酷法,但段春江乃残蒙细作,汉血之后,数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