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骨干们,看着台上那极具舞台效果的“陈铭部署”。
反应和下午的旅长如出一辙,脸上都憋着古怪的笑意。
“哎,老李,我记得当时打大同,首长好像……不是这么说的吧?也没这么……嗯……威风?”
一个新整编过来的营长小声问旁边的老战友。
“嘿嘿,你小子是新来的,不知道。”
被称为老李的干部咧嘴一笑,压低声音:
“这是把咱首长指挥打寿阳那会儿的经典场景,给挪到‘包打大同’里来了!”
“文工团的同志们嘛,图个好看、带劲!”
“哦!原来如此!”新营长恍然大悟,随即又忍不住嘿嘿笑起来。
“不过……你还别说,这样演出来,是真他娘的威风!看得我都热血沸腾的!”
他望着台上那气势如虹的“陈铭”,眼中也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那是,也不看看咱们的首长是谁。”
而从后方前来观摩的代表们,看得也啧啧称奇。
“难怪陈铭同志的名号这么响亮,让鬼子闻风丧胆呢。”
“我看也是,我们在后方难得有战斗的机会,真想来前线跟着部队一起真刀真枪的和鬼子干一仗啊。”
“嘿,你要想来,等陈铭同志回到后方后,接触的机会更多,到时候你寻摸寻摸呗。”
“.”
当文工团最后的表演,一面旗帜插在了象征大同警备司令部的房顶上时,这场《包打大同》的话剧正式结束。
而台前的人群们,看到谢幕后,依旧意犹未尽,脑海里回味着刚刚看到的震撼场景。
看来今晚有人要睡不着了。
文工团的表演结束后,陈铭和旅长按照惯例上台致辞。
当陈铭上台时,几乎是他每讲一句话,台下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连绵不绝。
在这个时期,陈铭的这种战绩,说是战神都不为过了。
军中最敬重强者,陈铭理所应当得到了所有人的敬重。
而从后方机关、医院、学校等单位前来观摩的代表们,此刻更是看得心驰神往,忍不住交头接耳,啧啧称奇。
“好家伙!难怪陈铭同志的名号在鬼子那边那么响亮,听着都能让他们腿肚子转筋!”
一位戴着眼镜、来自后方机关的干部推了推镜框,声音里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以前只听战报上冷冰冰的数字,今天看了这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