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总预备队,不动!好了,你复述一遍!”
这个极具舞台张力和指挥气魄的“名场面”一出现,整个校场如同被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轰”的一声彻底沸腾了!
对于台下绝大多数普通战士,乃至营连级的基层干部们来说,他们平日里接触的最高层级指挥,无外乎是:
“二营长!看见前面那个冒烟的鬼子碉堡没?给老子敲掉它!”
“三连长!带你的机枪,把侧翼那挺歪把子给我压住!”
“一排!跟我上!拿下前面那个土坎!”
何曾见过如此高层级、如此复杂、涉及多兵种协同、数十支部队调动的大兵团作战部署?
这简直像是在下一盘精妙绝伦的巨型棋局!
每一个地名、每一个番号、每一个“主攻”、“助攻”、“预备队”的指令,都透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磅礴气势。
让平日里习惯了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和基层干部们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我的老天爷!这……这就是首长们指挥打仗的样子?这脑瓜子得转多快?得装多少东西?”
一个连长使劲揉了揉眼睛,仿佛第一次认识“指挥”二字。
“神了!真是神了!难怪能打下大同,还能连克六城!陈首长的指挥,简直是再世诸葛亮啊!”
另一个战士由衷地赞叹,眼中满是崇拜。
“乖乖……这仗是这么打的……”
更多人则是被这宏大的指挥艺术所震撼,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只能发出由衷的惊叹。
这个被文工团艺术化处理、极具戏剧张力的“陈铭部署”场景。
加上演员那模仿得惟妙惟肖、甚至更加铿锵有力的姿态和语气,对于战士们和干部们造成的冲击力是颠覆性的、巨大的。
此刻,坐在独立支队方阵以外的其他部队代表们,看着舞台上演绎的《包打大同》。
尤其是那令人心折的指挥场面,心中豁然开朗,长久以来的巨大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他们终于明白,独立支队这支从区区区小队发展起来的铁血劲旅,为何能屡战屡胜,创造一个个战场神话了!
有这样的首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这样精妙的指挥艺术作为灵魂,哪怕是一群新兵蛋子,也能被锤炼成百战百胜的钢铁雄师!
陈铭的形象,在他们心中瞬间变得无比高大、光辉夺目。
而了解真实情况的独立支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