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补充道。
“太好了,这真是一个好消息,等之后我上报总部,让总部做好这些归国人才的接应工作。”陈铭激动的说道。
要是在太平洋战争之前,这些人才还因为美国的归国禁令,很难返回。
不过鬼子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取消了归国禁令,这些人才就能够返回国内了。
虽然类似核物理/雷达专家,基础材料专家这类的人才依旧会被阻挠回国,但军工工程师的归国的难度已经不高了。
毕竟现在两国算是友国,要是全面限制的话,面子上不好看。
一些非核心的人才放回来也就放回来了,反正以现在大陆的工业情况,这些军工类人才也很难威胁到美国。
但美国看不上的技术,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都是珍贵的宝贝。
陈铭也自信,靠着自己的徽章组,迟早能超越美国。
五级科研徽章:提高100%的科研速度(受益于基础数值)。
五级火炮徽章:提高100%火炮类武器科研速度。
这是陈铭敢提出研发107火箭弹的最大底气,两个五级徽章累加的科研速度,可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要知道科技水平的提升,很多时候都依赖那灵光一闪或意外。
就算没有外部的技术涌入,靠着自身人才的培养,只要给陈铭时间,他就能慢慢超越西方国家。
不过有外部技术和人才的涌入,可以提升这个速度。
就像独立支队研发的107火箭弹的发动机技术,就是从北边搞到了一枚没有爆炸的喀秋莎。
花了整整二十箱酒水,才换来了一枚“哑弹”。
利用这枚哑弹,独立支队仿制出了自己的发动机。
不过贾工毕竟不是擅长这方面的技术人才,研发才会磕磕绊绊的,
因此陈铭非常高兴。
有更多的技术人才,就能越早的提高技术水平,研发出更厉害的武器,前线牺牲的战士就会更少,消灭的鬼子就会更多。
问完技术人才的事后,陈铭又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目前火箭弹的产量如何?”
107火箭弹的威力很大,可如果产量很低的话,那发挥出的作用就会降低很多了。
“报告首长,目前我们的机床数量有限,每天仅能生产出三枚火箭弹。”贾工开口说道。
他的语气有些低落,虽然研发出了强大的武器,但受限于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