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营地上集结的号声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时响起,直到接近午时才吹响。大家慢悠悠地起床,喊完一阵口号之后,就准备吃午饭,伙食十分丰盛,不但有香气扑鼻的咸鱼干,还有热气腾腾的蛋花汤,大家狼吞虎咽地吃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吃完午饭之后,众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休息。
“树上的鸟儿成双~~~。”
“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各种戏曲的声音在各个营地当中传出来,那些会唱《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成了大家眼中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曲调,让大家暂时忘却了疲劳。
徐晨察觉这幕,让人从洛阳城调戏曲团和戏班,说书先生来到营地唱戏,丰富大家的娱乐生活,缓解众人的疲劳。
而徐晨也露了一手自己的拿手绝活,他给第二师士兵讲了一段《大明1566》的评书。他自然做不到像说书先生那样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昂,但这全新的故事,依旧让士兵们依旧听得如痴如醉,为故事里的忠诚担忧,对严松等奸臣义愤填膺,对家境这样的昏君痛恨。
看到这些士兵的表情,徐晨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还缺少一些鲁迅,解体封建思想不能停,搬运工的事业不能停。
7月 26日,关中新一批补给到达,跟着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关中抗旱会的精英,高俊,土根,高烈等人。
徐晨首先询问了他们关中夏收的情况。
土根笑着汇报道:“今年虽然关中有点旱,但俺们农场早就修好了水渠,又有抽水机,旱灾基本上没影响农场的夏收,俺们农村今年麦子亩产普遍有一石二,光俺们一家农场就调了3万石粮食来中原。”
高俊高傲道:“俺们张家滩农场这次不但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农场还增产了五成,不算土豆,红薯这些杂粮,麦子的亩产普遍有一石五,我们还有一家养猪场,里面大大小小有800头猪,围了5个山头来养鸡,鸡鸭,家禽的数量超过了10万。”
而后他激动道:“都督您送来的鸟粪石那可真是宝贝,把这玩意磨成粉撒在地里,庄稼长得快,长得壮,俺们农场试验了五十亩地,都有400多斤的产能,俺也是种了几十年粮食的好手了,从没见过这么壮的麦子,就是数量太少了。”
鸟粪石的事情也是有喜有忧,孔有德他们在辽东的海岛没有找到什么鸟粪石,反而是赵云飞他们在扬州府的海岛找到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