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道:“有些土地也是地主辛勤劳作得来的,你们不应该掠夺他们的土地。”
王金如继续道:承认他们的土地,那么后面田赋要不要继续承认?”
卢象升迟疑道:“大明之所以如此衰败就是因为收不上税,免田赋要改。”
王金如冷笑道:“地主有几百上千亩的土地,他们一家人肯定耕作不过来,肯定要佃农户,这些地主有田就有钱,有钱他们就可以收买地,收买官府,然后收获得更多的土地,把自己的税再转嫁给农户身上。”
建斗先生您看,这一切又回到了大明的道路上,难道我等起义只是为了再走一遍大明重新走过的道路?”
卢象升皱眉头道:“严刑峻法,不允许这些人把田赋转嫁到农户身上。”
王金如冷脸道:“这根本做不到,要是能做到,这片土地现在应该还叫大秦。”
王金如继续道:“土地属于天下百姓,愿意耕作的百姓都能分到土地,我们收三成税,还有七成的粮食能到百姓手中,两方都得利,这就是我大同社只占据一个关中,不但税收比朝廷还能要高,能带领百姓抗击旱灾,还能养得起几十万的大同军。
但如果这中间增加了地主,他们收5成的租,朝廷哪怕收一成的税,百姓也只能饥寒交迫,要是再加一点就直接沦为流民,同时朝廷收一成的税也养不活那么多官员和军队,对外只能屡战屡败。”
“最关键的是占了天下大部分利益士绅,他们既不愿意拿起刀剑对外杀敌,也不愿意带领百姓修水渠,水坝抗旱救灾,维持天下的稳定。我大同社为什么要给这样一个无用的废物阶层占据天下一半的利益?”
卢象升被说的哑口无言了。
王金如继续道:“至于建斗先生说的其中可能有几个无辜的士绅,某承认,但建斗先生矫枉必先过正。您只看到他们死了几个人,可曾看到天下几百万的百姓在荒野当中哀嚎,大明饿死的百姓又何止百万,一家哭,何如一省哭。
既然这些士绅不在意百姓的性命,那百姓为什么要在意这些士绅的性命?人性是相通的,他们可以藐视百姓的生命,百姓自然也可以蔑视他们的生命。”
卢象升苦笑道:“某只是认为你们应该做的更好一些。”
王金如摇头道:“建斗先生高看我大同社了,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只有一部分人得利,一部分人遭受损失的政策,关键是站在哪个立场上,而我大同社坚决站在农户和工匠的立场上,我大同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