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之前要先搞钱,想做大事就要搞大钱。贺涵向崇祯提出以要京城门头沟煤矿和长芦盐厂两个产业为新军的军饷来源。
大明朝廷的矿税根本收不上来,而且开矿就需要大量的矿丁,这种一无所有的青壮集结在一起,尤其是还在京城附近,对封建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没有利益却隐患巨大,任何一个封建官员对京城附近的矿场都是处于保守态度的,能不开尽量不开,所以在直隶附近开的矿场并不算太多。
但京城百万人口又的确需要燃料,从永乐定都京师开始,200多年时间,当地的木头早就被砍伐一空了,现实的需求又逼着当地的百姓必须要开矿,但当地的官员不敢担责任,于是京师附近的矿场就成了一个无人过问的地带了,出了动乱,马上关闭矿场,燃料价格上涨,冻死饿死了京城的百姓,导致民怨沸腾,那就在偷偷摸摸的开矿场,总之是哪头出问题先通哪头。那些矿产也被京城的贵族们霸占,吃喝玩乐的来源。
不过在朝廷的账目上,这些矿场还是属于朝廷的,崇祯也没多想,直接把门头沟煤矿场给了贺函。
而长芦盐场更不算事了,崇祯自己找来户部的账册,去年长芦盐场上交给朝廷的盐税是一万八千两,就这么点钱,崇祯给的自然毫不心痛。
甚至还有点心怀愧疚,这两个产业加起来一年都不知道能不能赚3万两,贺涵却打算以这两个产业为根基,编练出两营,一万新军。
更让崇祯惊愕的,贺涵还真做到了,贺涵从遵化,栾州招矿工,去长芦盐场招盐丁。还真招了1万新兵,补全秀子营缺额不说,还编练出一支5000人的神机营。
崇祯都感到神奇,就这么点钱,真能养这么多兵?
当然与之对应的,朝廷对贺涵的弹劾奏折又开始增多了,甚至连英国公,定国公这些一向对朝廷事务没多少兴趣的勋贵也开始弹劾贺函,说他提督京师却不用勋贵之人,有结党营私,霍乱京城之嫌,还有说贺涵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之嫌。
这下连崇祯都感到奇怪,贺函耿直,经常戳破官员的谎话,得罪朝臣他还能理解,但大明的勋贵很少参与朝中事务,双方应该不会有交集才对。
即便贺涵是外将提督京营侵害了这些勋贵的利益,但这些人一般也很少用这样激烈的手段。
“爱卿是如何得罪英国公府的,如果是有误会的话,朕来给爱卿做保,双方把矛盾说开了就好,朕还希望两位爱卿共同为朝廷效力。”崇祯那找到贺函打算调节双方的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