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任务就是把工匠组织起来。我给你们下一个任务,明年我要看到有一半的工匠和农夫成为公民议员,三年后这个数字最好增加到八成以上。”
徐晨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仔细想了想,目前我们的管理架构需要调整。我管着大同社和总参谋部,刘永你管政务,李文兵你管监察,政事堂也应该扩大,增加农业主管和工业主管这两个重要部门。这两个部门要抓好对工匠和农夫的组织工作,目前阶段,这 5个部门是大同社最重要的,只要把它们抓好,足够我们大同社争霸天下。”
刘永、李文兵等人听了徐晨的话,点头表示同意,大同社政务繁琐,光靠他们两人也的确是有点撑不住。
刘永眉头紧锁,迟疑了半天,终于开口问道:“都督,为什么一定要增加农户和工匠的议员?”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厅内显得格外清晰,眼中满是疑惑。
徐晨靠在椅背上,手托下巴,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站起身来,在厅中踱步,开始说道:“皇帝一人之力,实难统治天下。所以,皇权若想稳固统治,就必须与一个阶级共享天下。”
刘永和李文兵点点头,这是常识,哪怕是皇权巅峰的大明王朝,那也是和地主士绅共治天下。
“西汉时期,是与军功贵族共治天下。那时,非军功者不得为列侯,非列侯不得为丞相。军功在西汉的地位极高,可以用来赎罪,贵族们还能担任太守、县令等重要官职。朝廷的许多决策,都要考虑军功贵族的利益。”徐晨的声音沉稳有力道。
“而东汉到盛唐这一漫长时期,则是与门阀共治天下。门阀家族势力庞大,占据着朝廷三公九卿的重要位置。他们权势最盛时,实行九品中正制,几乎完全掌控了官员的选拔。这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寒门子弟几乎没有晋升的机会,整个官场被门阀垄断。”
“宋朝,是与地主士绅,也就是读书人共治天下。宋朝的宰相几乎都是读书人出身,哪怕这些读书人在对外政策上表现得软弱无能,导致丧权辱国,朝廷最多也只是将他们流放,而不会轻易处死。这体现了宋朝对读书人的优待,天下的权利和法律明显偏向了这个阶级。”
“元朝则是与军事地主共治,而大明又回到了和士绅共治的模式。”徐晨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着刘永与李文兵,“历代王朝,只要与哪个阶级共治天下,权利和法律就会偏向哪个阶级,这个阶级也会占据天下绝大多数的利益。”
刘永和李文兵两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们勉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