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两银子就没了。百姓都是穷鬼,肯定拿不出钱的,那只能让当地的士绅来出,但这数字对普通士绅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再大的家产,也经不起这样一次次的折腾。
那些大地主、大官僚的家族凭借着雄厚的家底,还能勉强支撑下去。但那些中小地主就没那么幸运了,不是破产就是远走他乡,下场最惨的是全家被农民军灭门。
在经历了这些之后,他们进行了一番对比,忽然发现,大同社虽然会征收他们的土地,但与朝廷军队的敲骨吸髓和农民军的极端行为相比,大同社竟显得眉目清秀、善良起来。
对于这些山西的士族来说,他们已经对现状绝望至极。他们觉得,与其在这无休止的战乱中苦苦挣扎,不如请求大同都督府出兵,恢复家乡的秩序。大不了他们舍弃田地,反正都督府并不限制他们经商。只要人还在,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要不了几年,他们就能恢复家产,山西人对经商还是有这点自信的。
只是这一幕让夏允彝他们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士绅无能”这四个大字不断在他们脑海中回荡。
山西的士绅们竟然请求大同都督府进攻自己的家乡,这足以说明他们对朝廷已经失望到了极点。
夏允彝等人仿佛看到了大明王朝那摇摇欲坠的根基,感受到了这个庞大帝国即将崩塌的气息。现场的气氛压抑而沉重,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大石头压在他们的心头。
徐光启却不惊讶,大明的朝会与这议会并无本质区别,朝廷中的尚书、阁老们同样为了权力和利益争得不可开交。
然而,大同社这场议会却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这表明大同社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反抗朝廷,他们是真怀揣着建立公天下、取代家天下的理想,并且切实地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徐光启知道自己无法从道德层面去谴责徐晨造反,也不能责怪他带坏了自己的学生,因为这或许是陈子龙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自主选择。
但无论如何,徐光启都要见陈子龙一面,得到确切的答案,以便给陈家一个交代。
于是,在看完第一次议会后,他们再次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夏允彝用手遮住刺眼的阳光,望向远方,只见道路两旁是无尽的戈壁荒漠,单调而又荒凉。他忍不住问道:“还有多久能到五原城?”
被他们雇佣的向导操着一口略带口音的方言,笑着安慰道:“快了,快了,最多两天就可以抵达五原城。”
夏允彝等人听后,内心忍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