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也给了他们宗教编制,让他们端上了铁饭碗,只是限制了名额,那些经书都读不好的和尚、道士就没机会了。
经过上千年的打压,佛教和道教早已习惯,只要不被逼到绝路,他们也不会反抗,两个教派就在大同社的地盘上,端着铁饭碗继续生活。然而,天主教的闯入打破了宗教界的平静。
面对这个抢饭碗的外来宗教,道教和佛教不约而同地联手打压。而且宗教人士对天主教颇为了解,打击起来直接找准要害。
他们四处宣扬,说天主教不允许祭拜祖先,信奉的也不是本土神明,信了天主教祖宗,祖宗就没了香火。
佛教的和尚们也到处宣传,信了天主教就不能投入轮回,死后只能做孤魂野鬼的飘荡。
一番打压下来,安东尼等人半年多都没拉到一个信徒,钱也快花光了,人都快饿肚子了。好在陈子龙是讲习所的校长,收入不错,接济了这三位神父。
本来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他们三人最终可能扛不住排挤,离开这片土地。
但就像一句老话说的,不出意外,意外发生了。肤施城的工厂越来越多,工匠数量两年内就突破了五万余人。工厂对时间的要求比农业社会高得多,老祖宗传下来的日冕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为了解决工厂定时的问题,徐晨绞尽脑汁。他想起以前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钟塔,可惜,虽然他记忆中有各式各样的钟楼、甚至钟表,但对于内部结构,他虽不是一无所知,却也了解不多。
这时徐晨突然意识到,那三位神父还有利用价值。于是他再次找到他们,询问是否懂制造钟表的技术。若懂,他愿意给1200两银子,并且表示钟表在大同社地盘上的专利会交给他,10年内,每台钟表利润的1%也会归这个人所有。
文艺复兴时期的神父是个神奇的物种,他们好像除了做不好神父之外,其他什么都精通,天文地理、数学、生物无所不通。
徐晨运气极佳,这三个神父当中,约翰神父恰好懂制造钟表的技术,而且掌握的还是最先进的发条钟表技术。这种钟表上一次发条就能维持一天的运行,一天的误差只有十几分钟。
徐晨大喜过望,当即任命约翰神父为大匠,又从大同社找了一个叫王磊的社员,任命他为新任的钟表作坊管事。两人带着1200两银子,在徐晨提供的厂房内,开始制造第一台塔钟。
两个月后,肤施城第一台钟塔建成。钟楼高达十二丈,四面都能清晰看到时间,并且每到整点,钟楼都会敲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