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足额军饷,心中怨恨已久,如今兵无士气,将无战意。若此时派这样满腹怨言的三镇士兵去围剿贼寇,臣实在担心会适得其反啊。”
崇祯皇帝听了阎鸣泰的话,更是怒从心头起,他狠狠地瞪了阎鸣泰一眼。在他看来,这个兵部尚书也是个阉党小人,亏他还有胆子说出这样的话。
三镇有士兵 30万,4年军饷超不过 300万两,算下来一个士兵一个月才得 2钱银子,这点钱,士兵们只怕连吃土都难以生存。皇帝不差饿兵,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于是,崇祯强压着怒火问道:“要补齐这三镇军饷,总共需要花费多少?”
阎鸣泰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低头答道:“回陛下,三镇 4年军饷共 1400余万两,朝廷去年虽补发了 300万两,但如今还差 1100余万两。”
上千万两的巨额数字,如同一记重锤,砸得崇祯皇帝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兄长留给他的内库金银,统共也不过 700余万两,即便全部拿出去,也远远不够补齐军饷。更何况,他还想着留着这些钱财,寻找能征善战的将领,彻底平定辽东战场,恢复大明的威严,而辽东战场的主帅他已经有人选了,现在他就等着自己心目中的统帅来到京师。
崇祯想到自己接手的竟是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心中对眼前这些阉党余孽的仇恨又增添了几分。他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能让这些无德小人继续霸占朝廷的重要职位,否则大明的江山必将岌岌可危。
就在众人沉默不语时,次辅李国普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当今最急迫的事是派遣一位知兵懂兵的延绥巡抚,坐镇榆林卫,再派三边总督先对贼寇进行限制,待朝廷有能力了,再彻底平定这股贼寇。”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点头,但随即又面露难色。他刚刚继位不到半年,对眼前这些朝臣也只是勉强有所了解,至于其他官员,他实在是两眼一抹黑,到哪里去找那些真正知兵懂兵的大臣去坐镇关中呢?
想到此处,崇祯皇帝环顾朝堂,问道:“各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大学士钱龙锡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臣举荐前南安巡抚杨鹤为三边总督,杨鹤曾举荐过熊廷弼、张明贺、李长庚、薛国用、袁应泰等人,可见他是个知将懂兵之人。而且杨鹤曾因得罪魏忠贤而被罢免,一直闲赋在家,品德有保证。”
崇祯皇帝听闻杨鹤的名字,微微颔首。他确实听说过此人,因得罪魏忠贤而遭罢黜,单从这一点来看,崇祯便觉得杨鹤是个君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